“辩爷,郭嘉、荀或的建议是值得参考的,咱们选择评委团的目的,是要平衡古今文经学者的力量,郑玄、司马徽固然是兼修,但有卢植、杨彪这样的人,同样可以。”
刘辨又岂能不知,军师联盟一直强调评委团的选择标准,便是要平衡各方力量,既然这样的话,增加一部分非古今兼修,但颇具盛名的人,亦是可以考虑。
杨彪!
弘农杨氏,关西孔子。
不论是其出身,还是在士林中的地位,都是超然的。
卢植!
范阳卢氏,马融弟子,郑玄同门。
与太傅袁隗一起为录尚书事,辅政少帝刘辨。
黄巾造反时,朝廷三大主力之一,功勋卓着,文武兼修。
若不是其被董卓罢黜,离开朝廷,避世隐居,又岂能轮得到杨彪位列三公。
刘辨沉思良久,饶有兴致地点了点头:“兹事体大,不容有失,不如先传召二人入宫,朕过一遍眼,然后再做决定。”
郭嘉、荀或一揖:“理当如此。”
“朱彤何在?”
“在。”
“速速传召杨彪、卢植入宫。”
“喏。”
待朱彤离开后。
刘辨简单跟荀或、郭嘉聊两句后,便放其离开,各自回府工作。
如今,司马徽、戏贤已经开始交接工作,要不了多久,便要各自上任。
再有一个半月,便要正式进入隆冬,年底之前,工作进度仍需抓紧。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卢植、杨彪齐齐入宫。
二人趋步上前,欠身拱手:“臣杨彪(卢植),参见陛下。”
刘辨摆手示意二人平身,目光旋即落在眼前这位略显生疏,却又有一丝熟悉的面孔上。
但见,其人面容略显清瘦,两道剑眉倒拔冲天,一双朗目炯炯有神,带着一丝生人勿近的孤傲之气,虽是简单的皂巾束发,缎面长袍,依旧难掩其儒雅气质。
“卢爱卿。”
“臣在。”
“你难道不知朕携玉玺在南阳正位回宫了吗?”
“这......”
卢植心头微震,怯怯垂首,羞愧不已。
刘辨则是开口暴击:“莫非,你已经忘记朕了?”
卢植惶恐,赶忙深躬一礼:“陛下,老臣......老臣岂敢呐!”
“还是说......”
刘辨完全不给卢植喘息之机,继续言辞暴击:“爱卿你瞧不上朕,觉得朕难以振兴汉室,这才宁肯避世隐居,也不愿来南阳寻朕。”
卢植干脆跪倒在地,俯首谢罪:“陛下,老臣愧对先帝嘱托,望陛下治罪。”
刘辨缓缓起身,绕过龙桉,转入殿中,亲自将卢植搀扶起来:“卢爱卿,这些日子以来,朕可一直惦记着你呢!”
“陛下—!”
这一瞬,卢植再也忍不住了,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老臣知罪,望陛下责罚!”
刘辨眼眶同样有些红润:“朕自当要责罚你!从今以后,你便是朝廷的司徒了,朕再也不允许你离开朕半步,听到没有?”
卢植感激涕淋,深躬一礼:“臣何德何能,竟得陛下如此信赖?”
刘辨极其郑重地道:“就凭你是卢植!凭你是大汉的功臣!彼时的朕,不能当家作主,虽知爱卿忠义,但亦无能为力。”
“可现在!”
言至于此,刘辨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朕可以亲政做主,不受任何人束缚,似爱卿这样德才兼备的忠臣,又岂能荒废于山野。”
此时此刻,卢植已然是涕泪横流,感动不已:“老臣必为朝廷效死命,绝不辜负陛下对老臣的信任。”
刘辨大喜,郑重点头:“很好!朕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朕的期望。”
何谓司徒?
《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记载:我高祖少皞(hào)擎之立也,风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祝鸠氏,司徒也。
而在《周礼》中对司徒的记载,称其为地官,司徒的职权在于,掌管人民土地以及相关事项,诸如推行教化,征发赋役等等。
虽然,司徒具有大司徒、小司徒之分,但其相同之处,在于皆掌教化民众,受天子之命教化安定民众。
普及教育,便是教化民众!
这一点,母庸置疑。
虽然,郑玄、司马徽在士林地位很高,经学造诣首屈一指,但毕竟缺少为官经验,让他们干具体事情还行,但是统领教化民众之事,便有些力不从心了。
然而卢植不同!
其一:他原本便是汉末时代鸿儒,在士林界颇有地位,即便是郑玄,也得尊称他为师兄,司马徽得称其为前辈;
其二:卢植深谙朝政体系,具有尚书、录尚书事等为官从政经验,已经有资格位列三公,帮助皇帝分担一部分压力。
综上所述,将卢植提拔为司徒,正合时宜。
旋即。
刘辨返回上首落座,待卢植平复心情后,方才直奔主题:“想必二位已然明白,朕今日唤汝等前来,是为何事。”
杨彪揖了一揖:“如果臣猜得不错,应该是为古今文经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