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邯郸东城门展开。
袁绍等人策马飞奔而出,望着一望无垠的平原,袁绍内心不由地有些波澜:“兵法云:围三阙一,如今张辽并未如此,但我总感觉他一定会设下埋伏,咱们应当往何处?”
一旁审配凝望着毫无人迹的旷野,内心有种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仿佛前方每一条路都充满了危险。
毕竟,他非常清楚,自家主公的这颗首级,不论是对于张辽而言,还是对于徐荣而言,全都价值千金,甚至完全不能以金钱度之。
因为一旦诛杀袁绍,意味着南阳平定了北疆,彻底统一了北方,这对于南阳皇帝陛下而言,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存在。
所以!
不论是张辽也好,亦或者是徐荣也罢,一定全都想要袁绍的人头,他们势必会派兵拦截,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袁绍诛杀。
这也是为什么,邯郸城外全都是张辽的主力兵马,而将中山、常山方向,全都是黑山军这样的杂牌部队。
因为张辽必须要集合精锐兵马,才可能将袁绍诛杀,他没有理由不派人在袁绍溃逃的路上设下埋伏。
而袁绍在第一时间,便已经意识到了危险,这才会问出这样的话,一旦道路选择错误,极有可能会导致全军覆没,就更别提抵达清河,寻找曹操了。
“主公,对于张辽而言,咱们只有可能向北、向南走,而绝对不可能向东走,因此在下以为,咱们应该先向东走,然后再改道向南,这样最为保险。”
郭图在结合袁绍的想法后,仔细分析了目前的局势,最终得出一个他认为最为稳妥的逃亡路线。
当然!
不得不承认。
郭图分析得也算是有些道理。
毕竟,向北是兵力最少的公孙瓒,只有防守的能力,而没有进攻的余力,而且他绝大多数的兵马,是分散在关口处的,主要作战兵力只有白马义从而已。
凭目前袁绍的总兵力,想要北面公孙瓒这里突围,还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张辽一定会在沿途设下埋伏,准备袭击袁绍,防止其向北突围。
至于向南?
自然是因为如今的曹操,已经被南阳皇帝陛下罢免了兵权,成为一个养马的小官儿,而袁绍与曹操有旧,二人若是撞在一起,不一定产生什么火花。
因此,对于张辽而言,这里同样是一个不可不堤防的点,他在南向设下伏兵,袭击袁绍,自然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向东?
在平原驻扎的徐荣,首要目标必定乃是渤海,其次的目标,才会是安平,若是先往东走,再往南走,便可以避开徐荣、张辽的兵马,成功抵达曹操这里。
许攸罕见的没有插嘴,毕竟目的地是清河,是曹操那里,只要中途不出现意外,袁绍这颗首级,最终一定会是曹操的。
而这正是许攸的目的,既然事情正在朝着他预期的方向发展,那便没必要纠正,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公则言之有理。”
袁绍非常同意郭图的建议,飞快点头,当机立断:“好,咱们便先朝东走,等过了巨鹿以后,再向南走,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清河。”
众文武齐声喝道:“喏。”
旋即。
驾—!
骑兵先行开路,袁绍等人随之跟上,以防发生不测。
但实际上,张辽已经做好了与袁绍拼死鏖战的准备,毕竟袁绍在邯郸城内,还有数万兵马在,即便破了城门,也不至于就没有战力。
因此,张辽很大一部分兵力,全部集中在进攻邯郸城池上,只有很少一部分骑兵,是准备围堵袁绍的。
只不过......
即便是张辽本人,也没有想到。
堂堂袁绍,居然连反抗都不准备反抗,就准备弃城逃亡了。
这对于在外面埋伏的徐晃而言,当真是前所未有的压力,毕竟前面的进攻,相当于拳头砸在了棉花上,花了大力气,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邯郸城外。
棘钬林。
这里乃是巨鹿郡、赵国、魏郡的交界。
徐晃将兵马安置在这里,可以更好的掌握袁绍的动向,随时进行追击。
此刻,徐晃正手持简易地图,仔细观察,分析判断袁绍到底会从哪里走,以及应该如何截杀,才能保证最好的效果。
身旁大将程银皱着眉,走上前来:“公明,你说袁绍这小子能坚持多久啊?他会不会跟文远死磕到底,就赖在邯郸不走了?”
“有这种可能。”
徐晃自然不否认这种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不过,这种可能性比较小,我以为袁绍肯定会逃出来。”
“只不过......”
言至于此,徐晃抬眸望向程银:“是他能带出来的兵马多少的问题而已,若是坚持的时间比较久,可能就是残兵败将,但若时间短,咱们就得花大力气了。”
程银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颔首点头,脑海中不停思索:“我感觉一定会是残兵败将,毕竟袁绍也有数万人,岂能不与文远决一死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