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召开新年会议。会上,唐姬慷慨激昂地说:“昨天,我宣布今年为建设年,宣布了一系列建设项目。下来,有人问我:‘你有那么多钱吗?’我说:‘没有。’但是,就算我没有钱也要建。多少年了,我们战乱不止,满目疮痍,我们欠百姓太多太多,我们要还给百姓,江南的实践证明,要让百姓迅速摆脱贫困,就是修路建码头、兴工厂、增设施、发展商业,一方面,可以改善百姓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可以让百姓靠劳动致富。从江南跟我来邺城的官员,你们说是不是啊?”
“是,娘娘说得对,这几年,江南百姓至少有一半人家住进了新房,人口翻了一番。”许靖回答。
“所以,我们必须搞建设,推广江南经验,让百姓参与进来,尽快改变生活状况,同时,通过建工厂、建基础设施,让百姓有地方去上班;通过建市场,让百姓生产的东西有地方可卖,这样,百姓才能真正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而抓教育,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有责任让下一代过得比我们更好。”
“对,娘娘说得对极了,只有抓教育才能最终摆脱落后愚昧,社会才能发展。”一说到教育,孔融就有些激动。
“嗯,孔融大人对教育很有见地。孔大人,你的教育基金要继续发挥作用,你把教育基金的事给大家讲一下,有些人不知道。”
孔融把在江南的时候如何设立教育基金以及教育基金如何推动教育发展的事情一一说明,孔融越讲越高兴,讲了近半个时辰。
唐姬没有打断他,只是用手示意大家坐下听讲。
孔融讲完了,唐姬说:“孔大人讲得好,教育基金为江南教育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真正体现了全民办学的思想。所以,现在,我决定,继续发挥教育基金的作用,礼部发一个告示,大汉所有官吏都得为教育捐款,数量不限,有钱的可以多捐,没钱的少捐,但必须得捐,哪怕捐一铢也行,捐款情况礼部要掌握,把捐得多的人报告给我。当然,商人、军人、百姓还是坚持自愿原则,但军官得捐,百夫长以上的军官参照官吏办法执行,必须捐。”
“诺!”孔融高兴地答应。
唐姬说:“这事就讲到这里。下面讲讲税收的事,我们新进朝廷的地方很多,要一律按新政来执行,吏部、户部、民部立即派人接管税务系统,接管金库、粮库,实行收支两条线,对过去的收支情况倒查三年,看看以前的收支是否正常。”
“娘娘,接管没有问题,可是您也知道,以前诸侯割据,账目肯定是不健全的,要查也查不清楚。”曹操很敏感,赶紧解释。
“查不清楚也要查个大概。最近,我们查封袁术的财产,发现他居然有4个亿,郭祀、李榷也有4个亿,你们想想,一个地方要员,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如此富裕,怎么会得民心,怎么会不失败?我有个观点,如果你想发财,最好去做商人;如果你想做官,最好清廉一些,这样百姓才会拥护你,才能得民心。又想做大官,又想发大财,这样的好事都给你了,老天都会觉得不公,你们说是不是?”
唐姬刚说到这里,孔融接话:“这一点娘娘是最好的榜样,这几年,娘娘发明新酒、新盐、制茶、炼钢,这些我都不说了,单说娘娘发明的‘西湖扇’‘西湖伞’就挣了多少钱?可娘娘呢?两袖清风,没有为家族谋一分钱的利益,我是发自内心的敬佩。所以我决定,向鲁肃、甄逸、糜竺学习,捐了我家族的财产,反正在娘娘手下为官,娘娘不会不管微臣的死活。”
唐姬没想到孔融第一个跳出来,对孔融的举动很是感动,唐姬柔声说:“你和他们不一样,你不是商人,并不富裕,我不能让你变成穷人,再来救济你吧。”
“哪能呢?我还不至于那么穷。我是真心要捐。说实话,我是孔子二十世孙,我们祖祖辈辈都致力于教育,可是,历朝历代,没有哪一个皇帝能像娘娘这样重视教育,我孔融有幸,遇到明君,一定要为发展教育竭尽所能……”孔融越讲越激动,似乎不让他捐就是不让他为教育做贡献似的,搞得唐姬更加感动,差不多热泪盈眶了。
唐姬从龙椅上站起来,走到孔融身边,激动地说:“我们大汉有你这样的官员,真是江山之幸,社稷之幸!我代表百姓、代表朝廷,给你磕头了。”
唐姬跪在地上,给孔融磕了一个头,孔融一把把唐姬扶起来,发现唐姬满脸是泪,孔融也忍不住哭了……
贺齐走上前来,也给孔融磕了一个头。贺齐说;“孔大人给我们做了表率,我深受感动,我贺家父子都在朝中为官,要向孔大人学习,向鲁肃、甄逸、糜竺大人学习,捐出我们家族所有财产,一心一意做好大汉的官。”
曹操接着说:“我们曹家几兄弟也是大汉高官,也学孔大人,捐出所有财产,为大汉发展做一份贡献,我还准备动员夏侯家族和我一样,不当什么富翁,一心一意做好大汉的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