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走多远,王舲就买了两三本书,几片破损的拓片。
李苒跟在王舲身边,心不在焉的看着小摊和小摊上的东西,却没看到眼里去。
“刚才来的路上,碰到谢将军了。”走了小半条街,李苒和王舲低低道。
王舲一个怔神。
“在孝严寺后面,他在吹笛。”李苒顿了顿,看着王舲,“我不懂曲乐,应该是一首很欢快的曲子,可是,听起来很悲伤。”
王舲低低叹了口气,“咱们往那边走,边走边说话吧。”
李苒嗯了一声,和王舲一起,转上旁边一条地摊稀落,行人也稀落的小街。
“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
王舲声音很低。
“只知道,说是谢将军流落于乱军中,十二,或是十三岁的时候,他带着那只白虎,遇到皇上,从此就跟在了皇上身边。
谢家比我们家早了……应该是比我们家略早点,不过也可能是晚,那时候我还很小,不记事儿,我们家对谢家的事忌讳很深,我不是很清楚。”
王舲仔细解释了一句,李苒点头。
“先是谢尚书夫妻……”
“谢尚书夫妻是谁?”李苒打断问道。
“是谢将军的父母,亲生父母,谢将军是谢尚书夫妻的独子,没有兄弟,也没有姐妹。
谢尚书一到京城,就被皇上……那时候皇上还是太子,不过朝廷大事,已经全是皇上署理了,皇上就将户部委到谢尚书手里。
那时候,谢将军还住在宫里,跟太子一起,住在景华宫。
直到前年,太子大婚前,皇上赐了府邸给他,现在,他一个人住在他那座将军府里。”
李苒蹙起眉头。
以她少少的那点儿对这里律法的认知,谢将军父母俱在,他别府另居,这是违了律法的事吧?
“我外公和外婆,还有二舅一家。就是,”王舲顿了顿,和李苒多解释了一句,“就是谢将军的祖父母和叔父一家,比我们家晚了一两年吧,挪到京城来的,那时候我已经记事儿了。
搬到京城当年,我二舅先是在工部任职,两年后,被委了淮南路漕司的重任,二舅一家就去了淮南路任上。
二舅在淮南路做了两任,两年前回京述职,之后,转任两浙路。
二舅和舅母带着两个表弟现在两浙路,表姐和表妹留了下来。
二舅和舅母在京城的时候,把表姐定给了鲁国公府柳大公子,表姐是去年嫁进鲁国公府的。
表妹这个年纪,该议亲了,二舅和舅母就把她留在京城,托在我阿娘这里议亲。
谢尚书夫妻到京城后,就在京城置了片很大的宅院,就是现在的谢尚书府,外公和二舅一家到京城后,把谢家在城外的庄子修缮了,一直住在城外庄子里,谢将军搬出景华宫后,住进了将军府。
谢家一家三代人,分居三处这事,曾经有御史弹劾过,被皇上骂的狗血淋头,贬斥到了一个边远小县,从那以后,没再有人敢提过这件事。
这中间,必定在极大的隐情,可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家从来没人提过,外公和外婆那边。”
王舲的话顿住,片刻,苦笑道:“从我懂事起,阿娘就严厉禁止我们在外公和外婆面前提起谢将军,也不许提谢尚书夫妻。
阿沛也不知道,我问过她,她跟着父母在任上时,从没听人提过什么,甚至都不知道谢将军是她嫡亲的堂兄,回来这几年……”
王舲苦笑摊手。
“她听说的看到的,还没有我多。
这些年,过年的时候,谢将军不是在宫里,就是在当值,从来没去过谢尚书府上,也没去过城外庄子。
从外公外婆住到城外庄子里之后,年三十初一这两天,谢尚书夫妻年年都去城外庄子。
我以前……直到阿沛回来之后,我才知道,谢尚书夫妻年三十到庄子,是在庄子二门外,在车上坐一夜的。
中秋和冬至也是这样,谢尚书夫妻到庄子,在二门外磕个头,从来没能进过二门。”
王舲低低叹了口气,李苒听的眉头蹙起,这样的一家人,背后藏了什么样的惨烈故事?
“谢尚书夫妻从来没来过我家,我们也不去他们家。
我们这些小辈,都是称他们谢尚书和邵夫人的。
邵夫人常去大相国寺做法事,我阿娘每次去大相国寺,都先让人去打听清楚,邵夫人去不去,邵夫人要是在,她就不去了。
有一回,我和阿娘一起,刚到大相国寺,说是邵夫人来了,阿娘拉着我,立刻出后门走了,阿娘当时走的可快了。
我太婆常常去城外,和外婆说话,阿娘也常去,她们说话的时候,从来不许我们这些小辈靠近。
外公,我不知道,看起来,外公总是笑呵呵的,外公一多半的时候都在白鹤书院,讲书,和那些教授们论学问,指点后生什么的。
外婆很思念谢将军。
自从有一年,我家的文会上,二哥邀请谢将军,谢将军来过一回之后,但凡我们家有花会酒会文会什么的,外婆必定要来的,回回都是早来晚走,可最多,也就是远远望上一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