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195.胡广(十三)
就如大航海时代,农夫家里的二儿子因为继承不了财产,被迫出海当殖民者相似。
汉代徙刑,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刑法,也有活用人力,开疆拓土的目的。
边疆地区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汉族要和她们抢地抢山抢水抢林。
一般的顺民奴臣,哪里能抢得过热情好客的蛮夷?
非罪大恶极,狡猾奸诈之徒,非聪明勇敢,文武双全之辈,怕也斗不过那些蛮夷。
是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蹿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秦国与西汉时,大量的罪犯或者犯错的名流,被迁徙到巴蜀两湖之地。
大名鼎鼎的商人宰相,秦始凰的野妈,吕不韦就是被迁到巴蜀去的。
巴蜀、两湖开发得差不多了。
汉朝的领土开发到了岭南、百越一带。
于是犯错的罪人就被丢到东吴、岭南、南越一带和当地土着——“山民”继续斗争。
赢了的话,就占据当地最肥沃的土地,继续围剿那些“山越之民”。
孙十万一直致力于这件事情。
输掉的话,就上报汉家朝廷,摇人继续和当地土着打。
卢植当九江太守和庐江太守也是在做类似的事情。
东汉迁徙刑,最惨是迁徙到哪里?
凉州!
自马援收复凉州以来,徙刑最惨的莫过于发配凉州,和彪悍的羌人中门对狙。
尤其是陇西郡、北地郡、敦煌郡这些靠近先零的土地。
没有背景,那绝对是要当炮灰的!
董卓就是一个没有罪犯身份的罪犯。
她小时候住在人杰地灵的颍川郡,她妈的单位,就在人杰地灵的嵩山脚下。
天天沐浴儒家与道家的高雅文化,突然有一天,母亲的县尉被撤职,告知要回到混乱的陇西郡。
直接从世界最富裕的北上广,降落到随时可能被扔核弹头的乌克兰战区。
是个正常人怕都有些怀疑人生。
钟繇作为颍川郡最大的氏族,颍川钟氏的嫡系,她自然不会可怜到迁徙陇西郡,给人当炮灰这么惨。
但要去交州吃荔枝什么的,万一感染什么疾病,上吐下泻,光是想想,她都害怕到见鬼一样。
……
……
钟繇与郭嘉都是颍川老乡,与河南吴氏一样,也都是刑律世家出身。
只不过钟繇的家族,迫于后起之秀颍川郭氏的追赶,已经逐渐从律书的注释权,过度到了经书的注释权。
但钟繇本身也还是要从犯罪成本的角度,思考这件事情。
在钟繇看来。
皇陵盗窃案,能当作不发生,那就当作没发生了。
若是没有盗窃,那最好。
若是有了,第一是要把它归类为鬼怪作祟。
若按照以往的惯例,最多不过就是一个罢官回家。
还能给家人们一个:“我是奉旨下野”的意思,可以继续钻研书法。
顶多一年,就可以官复原职,甚至连升三级。
但若是徙刑,哪怕不必去凉州战场上搏命。
去岭南的亭驿里当个亭长都是有可能的。
那还真不如死了算了。
说不定,明年的今天,她就得搂着一个南越少年生宝宝,整天和天上乱飞的大蠊当邻居,最重要的是,她再也看不到蔡邕的书法,那她这个颍川人真就以泪洗面了呗。
……
……
刘备和曹操看钟繇极力把此事归于鬼神,哪里不了解这其中的内情?
汉代是一个讲究“天人感应”的封建国家。
除了依靠法家的“严刑峻法”治理百姓之外。
又把儒家的“天”与道家“鬼”拿了出来,作为吓唬普通百姓的工具。
凡是作奸犯科,以下犯上的事情,只要归于灵异事件,你就是犯再大的错也能原谅。
《后汉书》中,杨赐也好,刘宽也好,她们要威胁帝姬,或者是要劝谏帝姬,多会借天象,借圣人之口,借鬼神之言,以达到犯上尊严又合理脱罪的目的。
帝姬想脱掉她们的官职,也多是借天象,借圣人之口,借鬼怪之事。
这是东汉官场的话术。
所谓“天人感应”,可算是皇权与士族之间博弈的灰色地带。
从项羽喊出那句,“天亡我也”。
双方都会靠着“天人感应”,尽可能把自己的责任推给老天爷与神仙妖怪,乃至是什么仓库火龙与科学依据,而不是自己本身的问题。
……
……
刘备好心安慰道:“钟家姐姐,你若是因为害怕此事会害你丢官判刑,那大可不必。”
“若你真怕,我今日写聘书一封,叫你在侍中寺就职如何?”
钟繇死不松口,说这一定就是鬼神所为。
她是没门路去台阁做官,才在原陵里当寝郎的吗?
她是怕麻烦,才不愿到台阁里就职!!
她和原陵里那些一辈子混不出头的守陵人不一样。
她只要想去台阁上班,明天就可以去台阁报道,而且是台阁顺位第一的尚书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