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论起建炎一代的君臣,若论诗文,范成大当之无愧的排第二,第一当然是格局宏大的赵官家了。而范成大能打败辛弃疾陆游乃至好友杨万里,能在文坛兴盛的建炎年脱颖而出,在于他为水军书记官为将士科普文化,多年接触渔民等底层人民。
甚至于在仕途上,范成大改任丹徒知县,镇江府知府,都是因为他关心民生。
用赵玖的话说,“至能(范成大字)是扎根在土里的人,才能守一方安宁。他能体察民间疾苦,独创了田野农村一派诗词,足以后世留名。看来鲁王的眼光确实不错。”
这里要说一下。范成大的岳父鲁王张荣以功封王。虽然说大宋制度并不允许王爵世袭,但赵玖搞了个中间制度。除了李世辅王德那种特例,亲王子嗣可以有一人袭爵,成为公爵。下一辈子就成了侯爵,曾孙辈则算一般的官宦子弟了,要是想恢复祖宗荣光。不好意思继续努力吧。
鉴于官家定下这套制度的时候已经掌管天下超过二十年,更重要的是,建炎十八王,谁无子嗣传承?谁不同意就等于得罪了韩世忠吴玠张俊这些人,小心别哪天上班被砍了黑刀。
不过话说回来,这件事跟范成大、虞允文这等帅臣女婿关系也不大。也就是此事尘埃落定之后,陪着个人娘子回娘家喝了一次酒,听老岳父感慨的抱着儿子哭说咱家总算不是泥腿子了。
八岁的小舅子倒没啥概念,人家只想出去玩,倒是刚刚结婚的淮王赵旦居然还有心情陪着岳父瞎扯,弄得虞允文和范成大都觉得此人今天晚上怕有一顿皮肉之苦。
不过喝完这顿酒,范成大很快就启程去辽东赴任了。这些年来赵官家为了解决大宋人民吃得饱问题,在湖广和辽东大力进行农业开发。这本来也是符合儒家价值观的,但是什么事都怕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辽东辽西一个沃野千里,一个紧靠草原,辖区内渔猎、游牧和农耕民族富足,而发展农业是赵官家定下的国策,那么草原养马和兴安岭貂皮人参贸易也是辽东港口的重大出口商品,这本地各种矛盾不就爆发了。
偏偏这些东西没法说谁对谁错,赵官家只好把长于民生的宗颍提拔为两辽经略使,深入农村的范成大为长春府知府兼任两辽转运使。一起调节民族矛盾建设北大荒吧!
宗颍这人早年陪着亲爹守东京,后来在赵官家身边当舍人,后来在河东调解军民矛盾成了典型,最近又和岳魏王结了亲家。从恩荫出身的衙内子做到经略使,谁都佩服,反正吕好问宇文虚中乃至赵鼎都羡慕宗泽。范成大作为下属当然得先去拜码头。
不过好在宗颍也是十足的实干派,客套几句就商量起了公务,“辽地之中,草原,荒林都占地极多。契丹自治路暂且不说。按照官家的意思,这东三省,为兄也不知道何为东三省,反正应该是指的榆关以北的国朝土地吧,关北这里多为黑土地,不仅能种植大豆、高粱,还能产出一季一熟的稻谷,口感极好。贤弟一向精于农业,可愿教我?”
是的,宗颍从来就不是个特别聪明的人,但是他善于学习。
不过范成大虽然喜欢农村生活,毕竟也不是老农,家里几代富贵更没有土里刨食的经验。于是他苦笑道:“经略言重,若说稻田鱼塘循环经济,小弟得官家旨意,在明州试点了几年确实有几分心得,但是不怕您笑话,我这江南人这辈子还是第一次来这冰天雪地的地方,又没有跟着田间三老去考察,实在是说不上来啊。”水田的事他岳父特别感兴趣,逼着二女婿在老家泗水给他弄了几亩玩呢,但堂堂鲁王就算搞砸了也饿不着他,小范知府想起农民不易,不敢在没做实验的基础上肆意发挥。
毕竟农业自古讲究天时和地缘,而且这辽河北面一年一熟都勉强的地方,你万一让一州一府百姓饿死,那是要动摇赵宋统治基础的。
好在宗颍也没想过让他立马变成当代神农,两人约好第二日就下田考察顺便巡视一下境内,眼看天晚范成大都准备告辞了,忽然听见有军马嘶鸣之声。
太平盛世,两辽治所长春府府衙所在,居然骑马而来,必然是有大事。
果然,来人竟然是御营前军统制官马钰。带来了前线消息,原来是在大清十八年的大宋卧底张玄素暴露,其国主本想杀了他,但是又不知道张玄素卖了多少秘密,是以先囚禁着。
好在军事统计司不止一个间谍,大清贵族也有心向燕京的,所以趁夜把消息送了出来。
宗颍当即道:“此乃大事,必须赶紧告诉官家和胡相公。”
马钰飒飒秋爽日跑的全身是汗水,道:“回禀经略,漕司(转运使别称)。前军早已有人马不停蹄前往燕京去了,只是我们都统制说,张主事是国之栋梁,怕他被鞑子害了,还请经略给个话,好歹咱们得撑到燕京官家那里回话。”
这倒是应有之义,建炎年间,文武分制,但总体来说面对突发事件又有几分“大员负责制度”,就像这么大的事肯定要官家决断,但在此之前东北文武肯定也不能看着张玄素去死。但是宗颍和李彦仙搭档多年,几乎没有为军事调动负过责任甚至操心,一时还真有些麻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