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粮官要交给自己人,这个想法不能说有错。
不过曹操理解中的自己人跟其他人理解中的自己人显然不太一样。
他跟鲍信的确不熟,但是他之所以将督粮一事交给鲍信,就是因为鲍信在当初袁绍为盟主,名满天下之时,私下里却依旧对他百般推崇,后来刘岱在讨伐黄巾时战死,更是鲍信迎他入兖州为兖州牧,而鲍信自己,后来更是为了保护他战死沙场。
因此,即使现在他跟鲍信其实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鲍信都算不上自己人,那谁还能算自己人呢?
除此之外,他让鲍信督粮,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挽救一下鲍信的弟弟鲍忠。
鲍信此人,虽然忠义,但也好争功。
当初袁绍为盟主时,派遣孙坚为先锋攻打董卓,鲍信就怕孙坚抢了头功,所以暗中派其弟鲍忠抢先出发,结果却死于华雄之手。
如今虽然华雄在他麾下,但谁知道董卓手下还有没有什么能人?
现在让鲍信督粮,他为了做好这件事,想来也不会有与孙坚争先锋之功的想法了。
心里这样想着,曹操也是对着鲍信道:“允诚之名,操也是有所耳闻,所以让允诚督粮,操还是信得过的。”(鲍信字允诚)
说罢,曹操才继续道:“现在督粮之事已定,还需一先锋,以探董贼虚实,不知何人愿往?”
曹操方才在众人眼中完全是一心为公的选人方式已经将各路诸侯的豪情都激发了出来。
此刻听到曹操开口问先锋的人选,当即就有数人起身响应:“吾愿往!”
待曹操定睛看去,除了长沙太守孙坚之外,同时出声的还有北平太守公孙瓒,兖州牧刘岱。
先锋之事,虽然容易立下首功,但因为敌情不明,所以也极易遭重。
当初诸侯讨董,袁绍问先锋之事,只有孙坚回应便可见一斑。
现在曹操开口,却有三人响应,可见刚才曹操选鲍信督粮的做法已经有了效果。
毕竟,他身为盟主做出一番一心为公的姿态来,其余人自然会争相效仿。
而孙坚、公孙瓒、刘岱三人在开口之后,显然也是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抢着做先锋,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刘岱便抢先开口道:“两位报效家国之心,岱深感钦佩。不过,岱身为汉室宗亲,此番讨董,理应身先士卒。不瞒诸位,就在之前诸位推举孟德为盟主之时,岱还心有不满,觉得岱身为汉室宗亲,理应当这个盟主,然而刚刚观盟主做事,岱却深感惭愧。督粮一事,若换做是岱来选,多半会选一个与自己亲近之人,结果盟主却一心为公,毫无半点私心,与盟主相比,岱之前那些小心思,可谓是太上不得台面了。此番请为先锋,不为争功,只是为了向诸位证明,岱身为汉室宗亲,虽然身居高位,却也未曾丢了这一腔热血,还望两位成全!”
刘岱这一番话,可谓是发自肺腑。
尤其是他毫不避讳的说出自己之前的小心思,更是让众人深感钦佩。
因此,孙坚和公孙瓒互相对视了一眼,最后都是对着刘岱一抱拳,然后坐了回去。
曹操见状,心里却并不觉得好笑。
虽然这件事有些阴差阳错的味道,但是刘岱这般做法,即使是他也只会觉得钦佩。
于是,他也是大笑道:“公山如此坦荡,操若是不允,就是操的不是了。既然如此,此番就以公山为先锋,吾等率大军随后,共讨董贼!”(刘岱字公山)
听到曹操这么说,刘岱也是对着曹操抱拳一笑,之前因为曹操被推举为盟主而产生的些许嫌隙,一扫而空。
而既然商定了大事,众人便不再拖沓。
当下刘岱率本部兵马先行,直奔汜水关而去,其余诸侯也是各起兵马,紧随其后,鲍信则是位于最后,押送粮草。
与此同时,汜水关骤然遇袭,关内守将也是星夜派人前往洛阳求援。
洛阳。
董卓骤然听闻关东诸侯共起十六路兵马,少则数千,多则上万,共计十几万人马来攻,当即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召集众人议事。
相国府中。
董卓坐立不安的在厅中走来走去。
没过多久,董卓麾下众人就一一道来,只有李儒迟迟未到。
最后,在董卓望眼欲穿的目光中,李儒才缓缓来迟。
看到李儒,董卓也是直接就迎了上去。
他一把拉住李儒的手,语气急切的说道:“文优,你可听说了吗?那些反对咱的人起了十六路兵马,十几万大军,前锋已经到了汜水关外了!”
闻言,李儒也是故意露出了一脸的讶异:“相国才刚知道此事吗?前些日子儒就欲向相国汇报此事,不过当时相国正忙,儒想着关东群鼠,不足为惧,就没有跟相国说,原来相国还不知道啊?”
董卓并没有注意到,李儒已经不再叫他主公,而是改称相国,同时也没有再自称小婿。
不过看到了李儒之后,他还是心安了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