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东雍财政危机
东雍的财政能支持多长时间,许松虽然负责整个少府,担当整个东雍大半的财政收入,但是他并不是很清楚的。最清楚的人就是吴行之。
朱厚煌已经预料到有财政缺口,但是完全没有想到财政缺口有这么大。他沉声道:“叫吴行之进来。”
朱厚煌一声令下,吴行之就进来了。
朱厚煌一看吴行之的样子,心中微微有一些惭愧。
吴行之其实年龄并不大,不过二十多岁而已。不过在朱厚煌任命他为雍国户部主事,掌管财政之中,吴行之就一天比一天衰老,好像时光在他这里加速了流转。
朱厚煌也知道他老是给吴行之弄大难题。让吴行之每每彻夜难眠。才让他华发早生。
朱厚煌问道:“行之,东雍差多少银子?”
吴行之有些苦笑说道:“殿下臣不知道?”
朱厚煌不由的皱起眉头,问道:“怎么会不知道啊?”
朱厚煌最讨厌下面的人对他说不知道,能办到就能办到,办不到就办不到,在自己分内之事,却说不知道,不是失职吗?
要不是朱厚煌素来知道吴行之,单单凭借这三个字,朱厚煌就有一种想将他撤职的冲动。
“殿下,臣虽然得到殿下的传信,说有宁王之乱中的俘虏,将在东雍安置,但是到底有多少人,有多少壮丁,多少妇孺,这都没有细说,故臣怎么能知道到底有多大的缺口,但是东雍现在的财政不过是勉励维持,这数十万人迁移东雍,且不论迁移的费用,单单是安置的费用,就不是东雍承担的起的。”吴行之说话慢条斯理的,好像一个小老头一样,说道:“如今岛上的十余万口的粮食尚为自给。再加上几十万张嘴,臣实在是无能为了啊。”
“少说这个。”朱厚煌已经预料到安置这么多人一定有困难,但是一想起,他麾下有数十万人口,虽然在后世不过是一个市的人口,但是在现在已经足够支持他以东雍为后方,与佛郎机人争霸南洋了。就是再困难也要克服。
十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说吧,到底有多大的缺口。”朱厚煌说道:“我们一项一项的解决。”
“以殿下之前的标准,大概有两百万两。”吴行之说道。
“什么?”朱厚煌大惊失色,“两百万两?怎么这么多?”
吴行之苦笑道:“殿下这还不值,我们缺少粮食,雍南府加以时日固然是产粮大府,但是现在根本没有什么产出。所以粮食都要从外边来。我估计一旦我们从外面大批量购粮,粮食价格一定会涨,到底能涨到什么价位,就不知道了。”
朱厚煌缓缓的敲击着桌面上,说道:“也就是说,我们最缺少的并不是银子,而是粮食。”
吴行之想了想,说道:“殿下这么想也不算错。”
朱厚煌思忖了一会说道:“许松,今后对外贸易,全部不要金银,要粮食回来,不。”朱厚煌想了想,这样也不对,说道:“南洋航线是这样,其余的地方,你见计行事吧。”
许松说道:“是。”他微微有一些犹豫说道:“即便是这样,银子还不够用啊?”
朱厚煌说道:“行之,将岛上所有的银子都收缴起来,用所有的银子去买粮食。”
“可是这样一来,岛上岂不是要钱荒了?”吴行之问道。
朱厚煌说道:“钱荒也比饥荒好,两相其害,取其轻。”他微微一顿,说道:“再者,钱荒也不是没有办法克服的。我记得,前一段时间,回报说,在北港挖出来不少铜钱。”
“是。”吴行之说道。
这一件事情传得沸沸扬扬的,吴行之怎么会不知道。都是用大瓮藏在地下的,大多是宋钱。数量在数万贯之多,也值几万两,是一笔意外之财。
朱厚煌说道:“岛上先用铜钱。再不行就用粮票。”
“粮票?”吴行之问道:“什么是粮票?”
朱厚煌将粮票解释了一下,总之是让吴行之多存粮食做官仓。而粮票都是每一个人限额的粮食票据。。
吴行之一听就明白了,说道:“这是一个好办法,只要粮食上不短缺,其他的地方都短缺一点,也能过得去。”
朱厚煌见他提出的粮票之法,被吴行之轻易的接受了,有些吃惊的问道:“行之,觉得此法可行吗?”
吴行之说道:“殿下天资聪颖,这个方法是从守城之中想到的吧,自古以来,但凡守城的人都要控制城中粮食,不过大多以竹签为标识,殿下大概是以这个想到的吧?”
“我就知道,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朱厚煌心中嘀咕道。他正色说道:“正是如此。”
“只是,恐怕粮食不足。”吴行之面露忧色,说道:“东雍想要产粮,恐怕在民年,这一段时间有一个很长的粮食缺口期,我们即便是撑得了一时,恐怕撑不了一年啊。”
朱厚煌忽然想起,他给正德说的那百万贱民,一时间头都大了,他看着两人,心中暗道:“如果我告诉他们,明年大概还有百万人迁移东雍,不知道他们两人,是个什么表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