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荏苒,飞逝而过,转眼间萧九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八年。
这八年的时间里,萧九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成了整个北境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也不再是孤身一人,除了和李洛瑶生下了萧熏儿之外,又诞下了一名男童。
如今北境的局势在这两年逐渐稳定下来,萧九也一直致力与内部的治理,并没有表现出扩张的野心,这一点在其他人看来十分罕见。
虽然萧九新扩编了两个军区,组建了一直新式军队,但却一直处于训练的状态。
相反,萧九对于海洋贸易十分感兴趣,并且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海外倭国的开发。
有了政策上的扶持,陵水商会开始有计划的将一部分居民迁往倭国海岛,并将一部分工厂转移出去。
随着倭国的开发,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展现出了特有的优越性。
首先就是在倭国实验种植的番薯等粮食作物得到丰收,让萧九更加确定了这片土地的肥沃。
其次,就是以倭国为基点,重新开辟了通往北方的航线,使陵水商会的足迹可以通往辽州以及更南部的地区。
自从萧九麾下的海军占领倭国之后,萧九就设想将其变成一个海外的粮食产地。
所以一个个庄园就此应运而生,第一批登上海岛的羊城郡军民,也成了第一批种植园主。
而且倭国的土地不但示意粮食的种植,类似于棉麻等经济作物在这片土地也长势极好。
在倭国建厂,不但吸纳了这些原着的倭人,还未萧九带来了源源不断地金钱。
除了海外的倭国之外,萧九一直以来还在不断新建学校,传播新的思想,在整个北境刮起了一股思想启蒙的狂潮。
在这个封建时代,受制于生产力的局限,人们的见识可能会有些狭隘,但这并不代表古人愚蠢。
相反,在萧九先后成立的学校、医馆、研究院等地都出现了不少的人才。
有时萧九只是点出了一个方向,他们就可以研究出想要的东西,并且比起萧九前世所知的那些更加适用于这个时代。
这不,最近这段时间,研究院就根据萧九提供得思路制作出了简易得水泥。
因为萧九对这些建材也不甚了解,不知道水泥制作的配比,所以制作出来的水泥强度很低。
但萧九也没想着做出混凝土式的房子,有了这些水泥,完全可以先用来配合烧制的红砖进行建筑底层的楼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用水泥铺路。
有句老话说的好,想要富先修路,有了水泥在工程行业的应用,便可以率先将硬化的路面修建起来。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交通大部分都是依靠牛车,就连马车都十分少见。
而像是现在的黄土路面,只要碰上雨水天气,就会变得异常难走,往往需要多付出数倍的时间。
有了水泥制作的路面之后,陵水商会的运输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贸易的成本相应也会降低。
除此之外,若有战事,也可以加快行军的速度,可以在第一时间带哦并遣将。
在水泥研发成功之后,萧九就开始大力抽调人力物力进行修筑,一时间整个羊城郡再一次进入了用工荒。
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在倭国抓来了大量的奴隶,充作劳工,进行道路的修筑。
而像是当地的百姓加入劳工的队伍之后,也得到大量的薪水,算是盘活了羊城郡境内的市场经济。
按照萧九的设想,要在羊城郡通往各乡县修筑好硬话的水泥道路,再算上一些矿场、盐场之类的,大概需要两年才可以完工。
虽然过程艰辛,但只要到了竣工的时候,整个羊城郡境内便可畅通无阻。
除了水泥之外,像是萧九最早建立的那些钢厂产量也随着规模的扩大提高了产能。
对比起最初在陵水县时候的那个小小钢厂,现在光是羊城郡就有了三座占地面积数十亩的大钢厂。
等到再过些时间,萧九便可以放出手中那件可以改变时代的东西——蒸汽机。
现在受制于钢铁的产能和北境局势的不稳定因素太多,萧九不敢贸然将这些东西在短时间内全放出来,毕竟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干。
随着州府的扶持,羊城郡郡城内的公路迅速被修建起来。
郡城内的百姓惊叹水泥路面的耐用程度时,原本双手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心中也起了其他心思。
现在他们不再被局限在眼前的方寸之地,他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寻找到更多的机会。
随着水泥路的建成,沿着新路面不断出现了各种贩夫走卒,一时间羊城郡的风头无两,隐隐有了战争前京都城的繁华景象。
而在这个时代,交通的闭塞让世外桃源一般的羊城郡不为外人所知。
哪怕是其他地方蛰伏在羊城郡的探子,也只是将水泥这种东西传递给了他们各自的主公。
但对于劳民伤财修路的行为,这些军阀却并不在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领地可以收上多少粮食,可以用这些粮食养活多少军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