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浅井一夫接到一木联队长转达的土桥次郎中将那个老鬼子的命令,命令他的“浅井中队”停止向烟台转进回辽东半岛,转过头来重新进入牙山、马石山地区。他这才知道,他的“浅井中队”因为血洗周村闯了大祸,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已经下达了“必杀令”。跳出冈村宁次的“拉网合围”包围圈,在日占区里搞的小日本鬼子鸡犬不宁的胶东军区八路军的主力,正纷纷返回,对“浅井中队”围追堵截,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而正准备返回驻地的小日本鬼子内田银之助少将的独立混成第五旅团主力,柳川悌中将的第五十九师团一部,奥村半二少将的独立混成第六旅团一部,林芳太郎少将的独立混成第七旅团一部也都停止了返回驻地,准备一举聚歼胶东八路军的主力。
一时之间,胶东地区的八路军主力和小日本鬼子斗智斗勇,几度周旋,几番交手,牙山、马石山地区的形势就像天气一样,突然之间阴云密布,呼啸的西北风中无处不充满着杀气。
浅井一夫带着“浅井中队”已经在牙山、马石山一带转悠好几天了,他们所带的给养已经所剩无几。八路军的主力曾经有好几次摸到“浅井中队”的周围,有一次最近的距离已经不足一公里。可是,都因为附近的小日本鬼子几个联队闻讯围了上来,八路军的主力不得不消失在山沟中。部队接连扑空,土桥次郎中将那个老鬼子难免有些焦躁。他严令浅井一夫加大活动力度,不妨再烧几个村子,再杀一些老百姓。土桥次郎中将那个老鬼子的命令让浅井一夫十分沮丧,他有了一种不祥的预兆,那就是辽东看来很难回去了。“浅井中队”其他官兵的心里更是拔凉、拔凉的,有的是一种被出卖的感觉。就像战智湛说的那样:“二鬼子就是二鬼子,假儿子咋的也变不成亲儿子。……”
包括“浅井中队”在内的小日本鬼子的暴行,似乎触怒了牙山、马石山的“山神”。“山神”极为厌恶这些畜生不如的二鬼子,愤而施加惩罚。刺骨的寒风呼啸着使劲儿地吹着,不断从“浅井中队”这帮二鬼子们没有裹严的皮帽子的缝隙中钻进来。甚至顽强的刺透这帮二鬼子的军大衣,刺骨的寒冷直接钻到了这些二鬼子的骨髓里。“浅井中队”本来隶属于小日本鬼子的关东军,长期驻扎在东北的锦州一带。所以,在这次扫荡的日伪顽军中,“浅井中队”的御寒装备是最好的。但是尽管如此,“浅井中队”的这些二鬼子们也算是体验到了比起东北来毫不逊色,犹如来自地狱的寒冷的西北风的威力。
山上的石头冻得僵硬了,被炮弹炸断的焦黑的大树冻得鬼哭狼嚎,大地冻得呲牙咧嘴,空气也似乎也要冻得凝固起来。只有远处雪地尸体上落着的几只“哇”、“哇”惨叫的乌鸦,才让“浅井中队”这些二鬼子相信自己还活在人世间,总算没有进地狱。尽管雪花各式各样,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还有的像碎纸片,煞是好看。可是,“浅井中队”的这些二鬼子们紧紧地裹着军大衣,恨不得把脑袋都缩进胸腔里,一个一个冻得鼻酸头疼,两脚就像两块冰坨儿,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欣赏这胶东有异于东北的雪景。
浅井一夫没有发现,距他的后卫部队七八百米处,有十八个人若即若离的紧紧跟随着。这十八个人就是后来被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誉为“胶东十八飞骑”的“武工队”。这支小部队并非成建制的部队,而是在这次马石山突围战中,被小日本鬼子打散的八路军指战员。这些劫后余生的人个儿顶个儿的头脑灵活,都有很不错的拳脚功夫,而且枪法精湛。要么是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的老红军、老八路,要么是各个部队的战斗骨干,每人都有专长。
相遇之后,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了一番,感觉这些人还是聚在一起才有战斗力。于是就组成了临时部队,取名“胶东军区武装工作队”,由胶东军区公安局三科科长唐慈负责指挥,坚持在中心根据地进行反扫荡斗争,在周旋中消灭敌人。“胶东十八飞骑”几乎每个人都隶属于不同的部队,包括胶东军区司令部的战大鹏,也就是战智湛的父亲。还有十三团侦察排的副排长高启山,以及东海军分区独立团一营二连、十七团三营七连等部队的干部战士。
还有一位日后那是大大的有名,他就是十四团二营五连的班长任常伦。“三姓家奴”和洪勇男中尉所去的“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巍峨的英灵山顶上,雄伟壮观的抗日烈士纪念塔西面,有一尊八路军战士的铜像,这尊铜像就是山东军区一等战斗英雄任常伦。任常伦持枪伫立,雄视前方,四十年来一直守卫着美丽的胶东半岛。任常伦于一九四四年七月的胶东长沙堡阻击战中牺牲,年仅二十三岁。几年后,英雄的家乡孙胡庄改为“常伦庄”,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常伦连”。?
喜欢血染的风采燕然勒功请大家收藏:(www.akshuwu.com)血染的风采燕然勒功爱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