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城,知府衙门中,黄文炳正陪着蔡九知府小心说着话。
忽然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传来,捧着一叠公文的戴宗,一脸欣喜的走了进来。
“相公,那厮几人招了!”
戴宗一面说着,一面把手中的文书递了上去。
“哦!……”
蔡九知府闻言也是面上一喜,接来戴宗的公文,翻看片刻,抬头看向一旁的黄文炳,欢喜道。
“通判高明远见。这些贼厮们,如若不是通判,哪肯轻易招罪。”
“呵呵……”
听到蔡九的夸奖,黄文炳谦虚一笑,拱手道。
“相公夸奖了,小生哪里有甚远见,不过是熟知贼人本性罢了。这些贱皮子,不打怎会乖乖招认。呵呵……”
“哈哈……,这便是大才!……”
蔡九知府又夸了黄文炳一句后,低头看完公文,满意的点了点头,忍不住大叫了一声。
“好!……”
虽然这伙贼人为首的两个,依旧死硬着不肯就范,不过有了其他几人的供词,也是足矣。嘿嘿,自己这份功劳算是跑不掉了。抬起头,蔡九吩咐戴宗,将供词公文叠成文书,以备后用。
挥挥手,打发戴宗下堂后,蔡九知府扭头看向黄文炳道。
“此事成矣!通判放心,此事多倚仗通判之功,本官心中自然有数,断不会忘了通判的好。正巧,本官即日也要使人回家,书上就荐通判之功,使家尊面奏天子,好叫通判早早升授富贵城池,去享荣华。”
黄文炳这些时日,每每来浸润蔡九知府,无非就是在等这个承诺。如今听到蔡九知府终于吐口了,自是满心欢喜,赶紧起身拜谢道。
“多谢相公大恩!相公放心,小生终身皆依托门下,自当衔环背鞍之报。”
见黄文炳如此识趣,蔡九知府也满意的点点头,重新落座后,黄文炳看着蔡九知府道。
“不知恩相要如何处置这些贼寇?”
蔡九知府闻言,沉思片刻后道。
“依本官之见,几个小小的贼寇,既已认罪,就地杀了便是。也好过千里迢迢押解回京,路途出了意外。”
听了蔡九知府的话,黄文炳的眉头不自觉的微微一皱,小心的冲蔡九知府拱了拱手,道。
“依小生之见,恩相此举恐有不妥。……”
“哦!……”
看到黄文炳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蔡九知府呵呵一笑道。
“你我心腹相交,通判但说无妨。”
“如此小生便放肆了。敢问恩相,这些认罪口供,岂是我等伪造而来?”
“额!……”
听了黄文炳的话,蔡九知府不由得一愣,不过还是老实的摇了摇头。
“然。既非伪造,恩相何必如此快意行事。”
“嗯!……”
蔡九知府皱眉看着黄文炳,半晌,似乎有些明白过来,眉头慢慢舒展开来,轻声说道。
“通判的意思…………”
“呵呵……”
黄文炳抚须一笑,点点头道。
“恩相不妨想一想,江州距梁山千里之远,如若梁山贼寇在江州被擒被杀,此事上报京师,难免惹人非议。那时,恐尊府老相公都要…………”
听到黄文炳的话,蔡九知府也是不断的点头。
确实如此,这让山东大小多少州府,束手无策的梁山贼寇,却教自己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州知府抓获。此事如若上报京师,少不得会被有心人抓住把柄,大做文章。
别看自己老爹蔡京,权倾朝野,实际上,老爹当权多年,也结下了不少死敌对头,如若真被这些人抓住机会,老爹也少不了一番麻烦。
一旦被人抓住破绽,倒打一耙,到时自己恐怕不光得不到老爹的嘉奖,弄不好,反倒会招来一番责骂。
“那依通判的意思,是将梁山贼寇押赴京师了?”
黄文炳点了点头道。
“恩相高明。此案本就是确凿铁案,何惧复审。况且京师有尊府老相公亲自坐阵,哪个宵小之辈胆敢放肆。如若此案坐实,直达今上。到时恐怕不止恩相荣耀,老相公也会大感欣慰的。”
随着黄文炳越说越多,蔡九知府的眼睛也是越来越亮。
他想到,如若此事真如黄文炳所说,能够直达天听,到时自己这个在太师府里,一直被大哥压了一头的小儿子,恐怕就要一飞冲天了。
越想越觉得黄文炳的想法不错,蔡九知府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道。
“哈哈……,好!好!通判不愧是老成谋国之辈。此法大善,本官就这下发公文,即日便将此等梁山贼寇,押往东京。”
见蔡九知府明白了过来,黄文炳也是长长出了一口气。他这番费心,明面上都是为了蔡九知府考虑,实则还不是为了自己前途。无非就是要把此事利益最大化,好让自己尽快的入了贵人法眼,能够捞个富贵差事。
看着被自己说的满脸欢喜的蔡九,黄文炳心中忍不住叹了口气,不得不感叹,投胎真是一门技术活,像蔡九这个什么都不懂的纨绔公子,只因摊上个好爹,便能轻松执掌一州大郡。而自己无非想要博个前途,便要如此费尽心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