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魏广德点出晋商走私的事儿,张居正面上就有点挂不住。
其实关于走私,不止北面,朝廷老早就知道东南沿海海商走私最后发展成为倭寇的事儿,还有西南和西北的茶马商人,多少也参与走私。
特别是这些走私活动的背后,往往还有官员牵扯其中。
对于西面的茶马交易,往往官员们会上报朝廷一个很低的价格,用来打压那些部族的交易价格。
而商人们则用稍微高一些的价格,就从那里换的更好的马匹等。
而因为朝廷给的价格太低,所以他们就把最劣等的马匹交易给大明,而这些马匹最终还是被运到边关。
这就是官商勾结,压榨周边部族,到最后压迫到极致,可不就反目成仇。
他们不会只怪罪那些商人和官员,而是连带把大明也恨上了。
魏广德说出这话,其实也算向最终漏了底,那就是他不支持恢复马市这个事儿,是纯军事角度考虑的问题。
“实行更加严格的管制措施呢?”
想到这两天来自己家里的那些人,张居正也是毫无办法。
谁说大明帝国首辅就是权侵朝野,他们也有不得不帮人办事儿的时候。
这些,或是人情,或是其他利益交换,都让他不得不答应帮他们周旋一二。
魏广德此时却是摇摇头,笑道:“这些对于尝到了甜头的商人来说,有何意义。
再说,就算朝廷严格限制他们和蒙古人的交易,可他们做的本就是私底下上不得台面的生意,本身就违反规则。”
“何以见得,马市可都没开。”
张居正急忙说道。
“叔大兄可以找锦衣卫问问,看看那些商人和蒙古人交易时私下藏匿了多少铁器。”
魏广德直言道。
魏广德可不相信张居正一点不知晓,只不过碍于情面帮着那些人说项。
他们交易的蒙古人,最大的对手可就是大明。
其实大明限制铁器不仅针对蒙古人,还包括禁止和倭国通商。
魏广德的船队就在偷偷跑这条线路,其实也是犯大罪的事儿。
当然,魏广德是搞了几层防火墙就是了,那就是通过参股商会的形式,他表现是并不干预商会生意的。
但是,也正因为他知道,所以才对晋商更不放心。
历史不说已经证明了晋商的操守,就算没有,在尝到生意的甜头后,他们也会开始去做。
好吧,魏广德其实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晋商点灯的做派。
他可以做,但不允许别人做,或者说没有他控制的情况下去做。
和倭国的生意,主要商品是丝绸和瓷器,这有什么要紧的,即便有一些铁器,魏广德也不在乎。
倭国铁料不足是事实,不过别忘了,人家还在玩战国时代,就算熔了铁器也是为了村镇械斗,这没什么不好的。
但是,往蒙古卖这些东西,可就说不清楚了。
张居正这次半天没有说话,有些谎言他也说不出口。
都是明白人,睁眼说瞎话也是对不知情者才有用。
“好吧,马市的事儿,暂且搁置,等定下章程大家再商议,一切都要追求稳妥为主。”
张居正着说,算是把这个事儿暂时放弃了,他不打算继续说下去。
就在魏广德以为今天的事儿差不多的时候,没想到张居正又提到一个事儿,那就是刘台的处置。
刘台,辽东巡按御史,张居正的学生,之前因为对张居正发动弹劾而被万历小皇帝治罪,已经被锦衣卫从辽东带回京城打入诏狱,就等最后定刑处罚了。
关于刘台的治罪,朝中争议颇大,大部分都认为刘台无罪,毕竟是御史,本就是咬人的。
而且,刘台弹劾张居正的事,还算不得风闻奏事,而大多是言之有物。
果然,对于张居正算不算擅权这个,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所以刘台有何罪?
反应最为激烈的,当属都察院一帮御史。
毕竟,刘台若是被治罪,那对他们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儿,那意味着他们也不能弹劾首辅了。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可他们的职责,本来就是弹劾官员的,还有什么比弹劾阁臣、尚书更能吸引眼球的。
不因言获罪,一直就是他们仰仗的最大底牌,现在被张居正破了金身,还让他们怎么玩下去。
“叔大兄,我听说陛下那里已经发话了,廷杖一百,发往边关戍边,应该就是下次大朝会上就要宣布。”
魏广德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张居正说刘台是个什么意思,难道还要他的命不成。
若真如此,那张居正怕是真说不清楚了,因为他会成为天下文官的公敌。
最起码,因为弹劾发起的都在,都不会直接把人斗死的。
发配戍边,已经是最严厉的惩罚了。
至于说把官员判处极刑,那也得刘台犯下十恶不赦的罪行才可以。
刘台有吗?
不知道,至少锦衣卫没有发现,也没有报上来。
现在刘台背负最大的罪名就是他弹劾了张居正,他的座师,让他颜面丧尽,而张居正的学生万历小皇帝要给老师出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