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月初,粮安行的粮食每个月上货的日子,门口已经排起了十几号人等着买米面,牛正量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伙计装粮称重,隔壁就没这么好的秩序了,排队的买板鸭的人一脸着急不时数着前面的人数。
“怎么还插队呢,到后面去。”
“到后面去,懂不懂规矩。”
见有个老太太插队,身后的妇人们都闹了起来,这里的板鸭隔日一卖,每一次都是有数的,被人插了位置自己就有可能买不到哪里能答应。
插队的人转头露出讨好的笑来,“各位行行好就让我插队一回,我家小孙孙闹着要吃板鸭这都半个月了还没买着,今日这又来晚了到后面去没了。“
众人都不买账,说道:“我家那也是有孙子儿子的,想吃板鸭就得天不亮就来排队,等你睡够了再来可不就没了。”
见无人愿意想让这人才慢慢的排到最后,默默的数了数等轮到她的时候怕是早没了呢。
“这板鸭生意真好。”姜静然笑眯眯的说道:“等我回去的时候可得给我准备个十来只带回去,我爹肯定喜欢。”
顺子眼尖,见到汪如心连忙跑过来将人迎了进去,不消一会儿间着田三进来姜静然就问道:“那插队的人买到板鸭没?”
田三乐呵呵的回道:“买到了,有个大婶她分了半只鸭子。”
“姑娘,咱们这如园板鸭的名声可都打出去了,就是这隔一日才卖三十只实在是少了些,好些人都想预定一些过年的时候吃,咱们没那么多鸭子啊?”
原来觉得茂院养那麽多鸭子每日吃酒糟就要吃不少很是划不来,现在想想就该多喂些才是,酒糟才值几个钱。
“量不能继续增加了,周围能买的鸭子都被我们买了,茂院的公鸭子就剩下不到一百只不能再杀了,母鸭子要留着下蛋。”
鸭子肉少腥味重愿意养的人家不多,再买就只能到更远的去收购了。
田三叹了口气,眼看着钱赚不到心里真的是难受的紧,“明日我就让人去周边的县城购买,总能买到一些。”
“那方家的事你抓紧了。”
田三点头,说着已经有了些眉目,应当等不了多久了。
“方槐说天冷了生不了木耳,我便说要亲自看看他生木耳的地方,他当时面色就有些为难和不情愿,想来这其中一定有问题。”
“那兄弟两的事初步有了些眉目,原说这县城里几年前有一户人家有一手生木耳和香菇的手艺,日子过的颇为不错,后来不晓得什么原因一夜之间就搬走了,听说那户人家就有两个儿子,听形容来看和山上那兄弟两差不多。”
汪如心点头,“多留意,尽快有结果。”
眼下山货价高,木耳还稍微常见一些,想要吃香菇就真的要凭运气了,如园的香菇也是时常的村里人购买才累积起来的。
若是那兄弟两人真能生木耳和香菇,那像个野人一样蜗居在山林里未免太可惜了些。
没一会儿顺子就跑进来说县城里成衣铺子的老板来了,在外面等着见姑娘。
汪如心的目光扫向田三,田三忙道:“县城里就三家成衣铺子,听说如园要定制一批衣裳一早就打听着,想来是知晓姑娘进城这才巴巴的赶来。”
等三人进了门忙向汪如心问好,又拿出来自家铺子的成衣让汪如心看。
一番询问下来这三家规模都不大,每家负责做衣裳的都不超过十个人。
“开春前我要五百套衣裳,每套衣裳要两身,算起来就是一千件,而且每件衣裳上面还需要绣出标记,不知道你三家能不能赶制出来?”
这绝对是大订单,三家成衣铺子的老板没想到如园居然如此财大气粗,只是一千件他们拼了命的赶制也是做不出来的。
田三递过衣裳的款式图纸,样式是汪如心和林先生两人商讨出来的,统一的浅青色窄袖束腰袍,看起来极为干净利落。
有老板问道:“汪大姑娘,不知道能不能分批交货?”
“最好是一次性交付。”
三家店的老板面色为难,其中一个微胖的老板一咬牙转身对另外两人说道:“刘老板王老板,借一步说话。”
说完对着汪如心歉意的点头三人移步到了屋外,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回来便点头应下了。
“我三人准备合伙成立一家临时的作坊一起赶制,相信定能在开春前将一千件交付给如园。”
接下来又商谈好需要的尺寸和价钱,汪如心又亲自去了其中一家店铺选定好了布料付了三百两的定钱,众人皆大欢喜。
处理完了这事才朝吴家而去,姜静然看什么都新鲜也不愿意坐马车,汪如心只能陪着她一路走过去。
吴家人没想到汪如心会上门一时间喜出望外,连忙迎着她往里走。
“冬儿这几日好多了,没事就看看花做做针线,偶尔还会轻笑一下。”
吴夫人一脸喜色的说着吴含冬的变化,走到院子门口就见吴含冬正在给几盆菊花浇水,偶尔嘴角带笑的盯着一朵花瞧上许久,那咸淡适宜岁月静好的样子让人不忍打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