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盛会
——————————————
几日之后,昭岩奉楚王之命,从军中选了一队人马,赶赴洛京,去了结因那颗陨星所起之纠缠。
正是年节之后不久,寒气仍劲。一路上,昭岩领着这队人马踏冰履霜,赶赴洛京。这队人马都是昭岩从国都护卫中挑选出来的,虽人数不多,却都懂得阵战,一路上也都是旗号严整,颇有阵势。
不过,昭岩还很年轻,从未出使他国,更未到过洛京,对朝觐周天子的仪节更是所知有限。虽说正在洛京的辛老将军曾随先王朝觐过周天子,可以为昭岩指点,但令尹怕昭岩路上举止不当,有失国体,更在各国那里落下不敬周天子的口实。于是,楚王按令尹的建议,挑选了一名护卫长,一路指点昭岩,以保他举止妥当。
昭岩一路走来,经过不少小国大城,所见到的城郭器物民风礼仪都与楚国有异。昭岩这才深深明白了令尹的担心。不过,昭岩也因此不解,为何各国与楚国之间会有这么多的差异。
这天,趁着歇马慢行之时,昭岩向身旁的护卫长问起心中的疑惑。
护卫长看了看前路,慢慢说道:“将军,这件事属下正好听闻过一些。不过,其中缘由说起来可就真是久远了。前朝末年,商王荒淫,性德堕丧,肆意残暴,荼戮臣民。周文王演河图而窥天意,遂命周武王顺天意民心,愤起杀伐。周武王兵至河津,有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如雁翔集,如鱼连贯。周武王遂直胜牧野。
商王兵败后,举火自焚,宝库尽失于战乱之中。殊不知,有一处商王宝库,因荒弃已久得以幸免,那便是‘归藏’。于是,归藏遂为周武王所得,藏于周王室。后来,周公旦读演之下,发现归藏与河图竟有佐证之效。周公旦由此益信,性德王民,文德王国,乃修礼仪以化民,欲求治世升平。由此沿河之地,昔日周王分封之诸侯,自齐鲁以至晋秦及诸多小国皆行周礼。然而,沿江之地,自蜀楚以至越吴,虽顺周礼,却仍有留存殷礼。”
昭岩说道:“周武王兴兵伐纣之事,我也知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楚国与各国一般,都已受封诸侯,顺认周法,却为何又执礼有别?”
护卫长接着说道:“这个嘛,一来是因为习用已久,不愿更改。二来,传说是因为一件早已遗失的商王宝器。”
昭岩问道:“什么宝器?如何遗失的?”
护卫长说道:“这些,我也不清楚。只是传说,失国之后,商人便以烈火铸币,将这宝器的秘密藏于其中,流通世间。沿江诸国都明白商纣王是自取其败,周武王伐纣改朝也是承天意合民心。但是,碍于这件宝器的缘故,我楚国才不愿尽废殷礼。也正是碍于这件宝器,周武王将王室子弟及功勋之臣分遣各地,封侯建国,以图长久。”
昭岩不禁说道:“一件遗失已久的商王宝器,却有如此大碍,看来这件宝器着实不凡。”
护卫长说道:“是啊。昔日三川之地先后震动,周王室为赈灾消耗颇大。久之,镐京难御西戎侵袭,为犬戎所破。周平王这才迁都洛京。楚人的行止仪节与周礼有所差异,将军觐见周天子之时务必当心,言行举止间应当多多效仿辛老将军。虽说周王室日渐衰落,诸侯时有不朝之例,但我等却不可惹出什么言语,为大王增添烦恼。毕竟,自楚国日渐强大之后,我们的敌国也越来越多。”
昭岩摸了摸右臂的伤处,点头称是。
又过了些时日,昭岩一行到达了洛京。
昭岩才见到辛老将军,还没来得及细说一番陨星之事,便被周吏召唤,须一道去觐见周天子。来到大殿之上,昭岩十分留意,觐见周天子之时,一切言辞举止都效仿辛老将军,所幸并无失当之处。
周天子随口称赞了昭岩两句,然后话锋一转,说道:“予听守藏室之吏说起,楚王有一件玉琮,乃代代相传之宝,能呼灵唤怪。昭岩将军,不知是否有此事啊?”
昭岩说道:“禀天子,小将曾听王室子弟传言,楚王有一件传国玉琮,乃是大禹所赐赠。不过,小将从未见过。至于呼灵唤怪之说……”
说到这里,昭岩想起了一些事,嘴上不觉停住了。
周天子饶有兴趣地追问道:“至于呼灵唤怪之说怎样?将军不妨说与予等听闻一番。”
昭岩回过神来,说道:“至于呼灵唤怪之说,小将确实闻所未闻。”
周天子面带恼意,说道:“去年,予派专使前往楚地,陪同你们的楚王去那云泽寻找陨星。专使亲眼所见,云泽之中平白无故跃出一个如山般巨大的黑怪。那黑怪坠入泽水时,激起殿檐般高的浪头,将泽边众人一一击晕。昭岩将军,如此怪事出现在楚地,恐怕不是第一回了吧?”
昭岩赶紧说道:“天子恕罪。小将岂敢欺瞒。实是小将见闻浅薄,并不知晓天子所问之事。传国玉琮乃是楚国王室之至宝,能否呼灵唤怪,只有楚王知晓。至于诡异非常之事,并非楚地独有,还望天子不要误会。小将曾听兄长说起过一段故事。昔年,曾有一位周天子向祁西远行,欲为西极之广漠祈求雨露,滋荣草木,稍解冬风之寒浊,清洁三川之水。却不料,那位天子迷途三危界,偶入玉山,得遇玄圃,见万千奇花异草佳木珍菌生大风雪中,郁郁招展,明丽芳香。那位天子以为吉兆,亲采之,触手即幻化如影,掬之皆砂。普天之下,莫不以为怪诞。刚才天子所说的云泽怪异之事,或许正是上天为致闻于天子,才让专使亲眼见到,与陨星一道报于天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