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始学习
——————————————
稀稀的雪花蹈着霜凌的脚步沿河飘来,呼喇喇的凛风吹开了一树树的寒梅,冷冷的香气慢慢探进木窗楞里,这才被炭火烧出的暖气阻住了。榕、工、兰,还有十来个同龄的孩子们正在这间屋子里颂书。
这是颂书的早课,没有老师讲授。因为路程远近不一,所以孩子们可以自行到堂。不过,连月来,还没有一个孩子缺过早课。
此刻,孩子们正在颂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孩子们颂得很整齐。但这并不是他们的课程的内容。这是有一天由那位领头的老师随口念来,被兰记下了,才传得大家都知道了。虽然说孩子们都能学得出这几句话的声来,却大都不知道发这些音的字该怎么写,更无法领会它们是什么意思。
这时,那位老师刚好来到了教室的门口,听见孩子们都在反复颂着这几句,就问道:“你们怎么老是念这几句啊?”
孩子们都不做声了。
过了一会儿,工说道:“齐整。好念。”
那位老师笑了,笑得很欣慰。他把这几句写在了墨汁染成的小小黑板上。同时,坐在小板凳上的孩子们开始学着老师的样子,用高粱梢在面前的小木盒里划起来。那些小木盒里面装着沙,用来学字。
然后,那位老师又说道:“同学们,老师观察你们很久了。你们这些天表现得很好。尤其是到了冬天天气这么寒冷的时候,你们还能这么努力,十分难得。老师十分欣慰。你们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老师送你们一首诗吧。
晓风送月兮寒梅飘香,
孩童入学兮日起东方,
腹虽已饥兮专心师讲,
只待他年兮万里辰翔。”
榕说道:“老师,你的诗念得很好听,可是我们听不大懂,更不明白诗中的遣词造句。”
于是,那位老师擦去黑板上的《关雎》,将他刚才所作的诗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开始向教室里的学生们讲述其中的涵义。其实,这首诗并不艰深,可以说正好适合这些年幼的孩童学习。
这些山野间的孩子们对知识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好奇和渴望,总希望他们的老师能够尽可能多地给他们讲述一切关于这个美妙世界的知识,并且希望自己的头脑能够尽可能多地吸收这些知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进入学堂是十分不易的。
这年的正月间,榕、工和兰各自经历了一件注定不同寻常的事情。
正月初五,一大早,榕的父亲郑重其事地领着榕进入了古色古香绘满了难以辨识的古老壁画的祠堂。在祠堂里燃香焚纸祭告天地后,在清泠的磬鸣声中,榕向祖先行过了跪拜礼,然后在族中老辈的共同主持下,按照古老的仪节,领受了只有被幸运挑选出来的他才有资格领受的信物——一块玉琮。榕被告知,这块玉琮名叫“问祭琮”,极其重要,关乎一件极其重大的秘密,从此以后,这块玉琮要与自己形影不离,切不可丢失,而且,那些外来客进入浴谷,大概就意味着这块玉琮关联的秘密即将被揭开。
同样是在这一日,工吃过早饭,看到天气晴朗,心情十分舒畅,回想起自从入学以来,一直没有机会再去油坊了,不觉有点怀念起自己昔日的伙伴,也就是那头黄牛。于是,工信步走向油坊,准备去油坊边走走看看。
在油坊里里外外晃了一圈,并和黄牛伙伴打了招呼后,工感觉有点无聊。正巧油坊外面屋檐下有一捆准备喂牛的干稻草洒满了和暖的阳光。于是工就势偎在了那捆干稻草上,思考起在学堂里学到的知识,一边想还一边念诵着。然而,冬日里向阳处的阳光太过和暖宜人,使工不知不觉间念诵的声音越来越小,思绪也越来越迟滞,最后便沉沉睡去了。
直到,一件东西忽然落在工的脸上。
那件东西是一件织物,从空中飘落到工的脸上,将梦中的他惊醒了。
当时,工正梦见自己手执一面稀奇古怪的旗帜,驾乘着一只鹰,飞翔在碧蓝的天空上。一阵风吹来,飘扬的旗帜裹覆在了自己的脸上,吓得自己从鹰背上跌落下来,急速坠向地面。奇怪的是,就在工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那面还被他握在手中的旗帜忽然托起了他的身体,让他平稳地缓慢降落在了地面上。
工刚一惊醒,一把抓过掉在自己脸上的东西,一眼看去,发现是一件织物。这令工惊讶不已,就好像自己分不清梦境和现实了一般。
工蹿起身,一抖那件织物,发现它恰如一面旗帜,上面绘满了稀奇古怪的图案。
工的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件织物是从哪里来的?
工四面一望,没有人,而且工觉得应该没有谁会在正月初五和自己开这种玩笑。更何况,这件织物上的这种图案不是浴谷里的人能够织造出来的。再加上刚才那个奇异的梦,这一切都让工觉得此事绝非偶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