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特西工作室二号录音室,范诺萱在外间带着耳机,拿着曲谱听着李赫开始新专辑的配唱。
这几天配唱的是《爱在西元前》,这首歌在题材上的想象力让范诺萱大开眼界。苏美尔文明,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等要素颇具历史的厚重感。
而李赫用3700多年前石碑上的故事,来向3700多年后的某一个人告白。
虽然是一个超现实的设定,但是在当下华语乐坛普遍我爱你你不爱我等烂俗情歌的衬托下,足以成为最浪漫的荒唐了。
在编曲上,李赫极尽所能之事,特意选用了非常时髦的lofi效果,来呈现整首歌最核心的基础。也就是前奏非常好听和洗脑的吉他riff。
范诺萱虽然是做管理的,但毕竟也是和李赫一起在尚海音乐学院上过课的,基础的乐理知识还是懂的。
枪炮与玫瑰首张专辑《花季少女》的制作人刘充听完李赫的一段配唱,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编曲音色设计的很好,很牛逼,律动和和弦设计的很巧妙。
这种歌曲的前奏是可以让人记住一辈子的,《爱在西元前》作为专辑的第一首当之无愧。”
对李赫的牛逼,范诺萱早就领教到了,此时都没有波澜,李赫正常的操作而已。
不过哪怕是做好的心理建设准备,但对李赫的变态程度,范诺萱仍然想象不到。
去年,李赫推出石破天惊的一张专辑《Jay》,范诺萱当时就认为李赫很难再复制这样的奇迹,这样的专辑了。
但是没想到,不断出新歌的李赫,在上一张专辑发售的半年后,仍然掏出这么一张高质量专辑,甚至比上一张更出色。
李赫出来休息一下,刘充就特地和李赫请教:“你这首歌的编曲真的好有意思,能给我讲讲,你为什么用lofi的效果?思路是什么?”
作为音乐人,刘充对李赫词曲水平毫不怀疑,但是在编曲层面,没有丰富的积累和实验,是很难做好的。
但李赫年纪轻轻,却丝毫没有生涩和障碍,编曲天马行空。也许正是因为他年轻,所以思想不局限,才能超脱条条框框的设定,带来一首天马行空的编曲。
李赫很乐意和刘充交流,刘充是从黄氏唱片公司留下来的,经验丰富,制作过多张专辑。
有这样一个人时刻给李赫提供意见和交流,能够让李赫更加清晰的把控整张专辑。
“刘老师,我认为好的编曲在使用任何一个音色或者是效果的时候,一定不是追求,我这么做很酷,或者这样做很流行。
而一定是和整首曲子搭配,有使之成立的用意的。”李赫说道。
刘充点点,赞同道:“不错,lofi自带做旧的效果很好的告诉了听歌的人,这是一个过去的故事,它可以把人一下子拉回到那个被尘土盖满的石碑面前。
用lofi打开听众的耳朵,就意味着,附着在石碑上的尘土褪去,楔形文字清晰可见,歌曲的故事要开始了。
一个短短的前奏,就有这么多安排的心思,老板,你真的是天才。”
李赫摸摸鼻子,被夸奖了没有一点不好意思,也没有很骄傲,歌本来就是这样的。
其实在编曲上的用心程度还不止这点,通常在lofi打开到清晰的过程,基本所有配器在下一节的第一拍同时变得清晰可见。
通过这种高强度的反差,让听众在听觉上爽到飞起。
但仔细听《爱在西元前》,为了让这个层次更加丰富,配器上变得清晰可见的过程设计了一个先后顺序。
首先是鼓组,然后才是吉他。
除了通过这种方法,刷新听众在听觉上的感受以外,不得不提的就是这首歌在转调上的处理方式。
一般来说为了渲染感情的递进,音乐作品里常常会用到升调。
而在升调之前为了过度,为了让转调显得自然一点,一般都会在主AB段之间加一段间奏或者或者是写一段bridge。
就好像过河的时候,要用桥来做连接一样。
但是《爱在西元前》这首作品里,李赫不但没有安排过度,在第二段A段开始的时候直接从降A调降到了G调。
如果把一首歌为了渲染情绪递进连续两次升调的做法图像化为一个上升的阶梯的话,那么这首《爱在西元前》可以把它图像化为一个凹字型。
在第二段降为G调的主歌副歌和bridge之后,这首歌又被直接拉回到起始的降A调。
如果是普通的连续升调,一首歌里要用到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调,才能让听众感受才能让你感受到两次变化。
而在《爱在西元前》里这种生降下去,又硬拉回来的处理,仅仅用到用到两个调,就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还只是专辑里的第一首歌。
如果是用作主打也就算了,毕竟主打歌用心一点也很正常。
但是刘充发现,不光是《爱在西元前》,专辑的其他歌曲,都是如此用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