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区,
余伟立提了这个问题,包括罗毅在内都来了兴趣,他之前关注杨祖耀并不算多。只知道是个不错的200米运动员,前段时间还打破了全国记录。但跟世界级的还差不少,甚至连亚洲的顶尖都还稍微差了点。
但无论如何,也是国内顶尖的了,他虽然训练不精通,但毕竟在体育系统干了这么多年。一些东西他还是懂的。而且余伟立这个问题显然也并不难理解!
让一个原本专项200米的运动员,前半程彻底改变原来的步频节奏,加快步频、加大步幅,这到了后程还能跑的起来吗?难道就只为了跑100米?那到了200米这样还能再调整回来?运动员的肌肉记忆可不是这样简单的说调整就调整的。
场上比赛还在进行,现在第四组已经上场,现场的声音也变的有些嘈杂,于是几位领导不自觉的就向林幕靠近了些。
林幕看到这个架势,也并不紧张,淡定的笑了笑后,解释道:“几位领导,在接手小杨的时候,就他一些综合素质方面考虑下后,我也认为小杨跑200米更适合。起跑和前期起速稍有劣势,距离越短越是不利。这是他先天天赋决定的了!”
说到这里林幕顿了顿,几人也没插话,只是认可的点点头。既然确定了,那么现在这样的训练路线就是有意为之了。他们现在只等着林幕继续说下去。
整理了一下思路后,林幕接着道:“通过观察,我发现了,杨祖耀之前跑200米前半程不说是刻意压吧。但是确实有持速太慢的情况。后期追赶,100米距离是一闪而过,根本就来不及彻底起来就结束了。
就算是200米,最后阶段也稍显得有些意犹未尽。可能以前跑过400米吧,或者是200米超距离跑锻炼出来的习惯。也就是说,整个200米下来,小杨发挥不出他身体全部的优势来!那么就要调整了!”
余伟立毕竟是长距离短跑出身,听到这里,林幕的思路他也搞清楚了,于是他也没等林幕继续说,直接就问道:“小林,你的意思,小杨按照现在这样的前期节奏,能最大化利用起自己的综合天赋。如果是200米后程还能冲的起来?”
余伟立的问话,也让罗毅和冯勇两人心中一动,如果真的如此,那么真的是一个理想的情况。
“各位领导,其实在泉城站我已经在调整,那场200米决赛就开始了。特地提高了步频和弯道起速,算是弥补下他前半程略慢的缺陷。只是当时毕竟只是临时的调整,前面没跑出应有的节奏效率,而且当时他的身体素质方面也稍差了点。所以,最后20米没能冲起来!只跑出了20秒36。”
“现在又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身体强度和适应性都起来了。调整的效果也已经有所体现!在我的想法里,小杨还是以200米为主的,现在跑100米有这样的效果,只是调整后的自然反应。算是附带的,从我这里来看,还觉得稍显不够,小杨还是没能放的开。他现在这个前期起速,还差了点硬度,只按照200米的节奏在跑。呵呵!”
余伟立若有所思,若是真如此,那确实很不错。而且这样跑的方式,对于接力也更有利一些。好像刘仁那边反应,效果确实也不错。团体项目,不论什么时候分量都挺重的。
“好吧,既然你心里有数,而且也有效果,那我们也就等着检验成绩了。不管小杨是不是再按200米的步伐节奏在跑,现在这个100米我们已经看到了,成绩还不错。后面,等200米后我们再来看。小林,你也总结下,把一些调整的细节都理一下。如果真的效果不错,虽然说不能人人适用,但也可以作为一个借鉴嘛。”
冯勇盖棺定论,一切等着看最终效果。
林幕点点头,平时他也是有记录的,虽然百科里可以看属性这点无法表述与人,但毕竟这么长时间了。他也多少总结出了一些关联的综合体现。就好像解数学题,要解出最终答案,需要思考步骤。但反过来,已经知道最终答案了,通过反推,无疑要容易许多。
“看比赛,马上要第六组了吧?小林,按你的定位,你手里两个人,杨祖耀是主200米,那赵林就是主100米了是吧?呵呵!”
冯勇看了看场上,第六组的选手已经上场准备了,接着刚刚的话题,他随意的笑着问道。
“冯总,只能说相对于他们俩,侧重方面,赵林侧重100米,杨祖耀侧重200米。只不过赵林前期起速还是稍差了点,跑一百米没什么优势。其实在当初刚收下他的时候,其实初衷更偏向未来跑200米多点。至于100米,当初……”
也就是接着话头说了自己的想法,说到这里,林幕突然发现自己说多了,赶忙停了下来。
林幕没再说,但是冯勇和余伟立听明白了。当初后面真正打算发展的百米专项的只能是那个小子。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的话来接,只能闭口不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