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安殿中,我坐在垫子上靠近火炉烤火,唐虽也坐在一边,殿中还有一个兵士,此时这个兵士就单腿跪下,手朝我拱着,头也是低着的,他在等待着我的命令。
在微弱的火光之中,我用右手摩挲着手里的兵符,这个兵符由来已久,自岐国开朝以来,就从未更换过,不过它已经更换了好几代的主人了,兵符永远是忠诚的。
兵符的表面上已经被磨得有些光泽了,借着微弱的火光,这块兵符反射出特有的光芒,我死死地盯着它,突然抬头说道:“本王明白了,就按清候说的做,你去吧。”
殿中跪着的兵士抬头看了我一眼,又拱了拱手说:“属下遵命。”随即便起身,缓缓的就退下了。
我眯着眼睛看着手里的兵符,举起来看着它说道:“我说的没错吧,二弟跟太后虽是母子关系,可并不是一类人,这块兵符现在能够握在我的手里,就是最好的证明。”
也不知为什么,二弟虽是太后所生,却从小就不太服从太后的管教,因此二弟多年来就养成了刚直的性格,认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从不懂得变通,要不是太后在为二弟缓和朝廷对他的矛盾,不然二弟现在不知早已得罪多少人了。
虽说他也是个王子。
不过二弟在朝廷之中虽然没有什么人脉,不过自有太后为他打通,二弟在南境军中的威望最高,因为二弟带兵极为苛刻,但对待下属又绝无偏私,南境军中的大部分将领和兵士都是拥护二弟的。
但是王飒除外,王飒是太后暗中培养的。
“王上为何会应允清候现在暂时不要收复廊州?”唐虽不解道,“现在就快过年了,廊州的晋军也会想家的,如若此时攻城,那晋军定会溃散,现在收复廊州可比过完年要再收复容易多了。”
话是这么说,可事还真不能这么做,我握住兵符,转头看着唐虽说道:“晋军会想家,岐军就不会吗?到时候岐军就会想,这都快过年了,非要攻打什么廊州,就不能过完年之后再打吗?你有没有想过结果,晋军不思守城,岐军无心攻城,这样只会相持更久的时间,于我们无益。”
既然双方都不想开打,那就暂时不打,等找个好机会再打也不迟。
“可是南境军有清候亲自坐镇,外围又有张献鼎和刘宽协助,现在打下廊州不是什么难事吧?”唐虽继续说道,“我就是想不明白,明明这么一个好时机,为何王上和清候都要放弃罢了。”
明明是一个好时机,我和二弟却都要放弃?
我笑了笑说:“其实现在并不是最好收复廊州的时机,清候都让人把兵符交给我了,就算现在下王诏,那也得好几天才传到清候那里吧?再者,这是清候主动要求的,就必定有清候的道理,现在天气又冷,的确不适合作战,还有,这宫中还有一大堆事呢,可不能两边都要同时进行,不然就得乱套了。”
这些我相信唐虽都能够明白,我说的宫中一大堆事,就是明日要在西郊处决王飒,还有就是让方天庄挑出兵部的那个事,一旦这件事被挑出来,朝野必为震惊,到时候人人自危,谁又会有心思去管远在廊州的二弟?
太后在此等危急关头,是会先顾全大局还是去管二弟?曾经有过前车之鉴,我有理由相信,太后为了顾全大局,一定不会顾及二弟的。
因为太后扶植二弟为王的根本缘由,就是为了自己的权力能够更加长久下去,不是吗?
二弟从小就不服从太后管教,与太后交流不多,可以说是有些生疏,太后对于二弟的期望,也仅仅是能够使自己的权力可以长久运行下去罢了。
一个庶子而已,谁会在意?
“我明白了,王上是先想处理完兵部,再处理廊州,”唐虽说道,“也是,现在收复廊州已经是指日可待了,可要扳倒兵部,机会却不多,这种取舍,王上根本想都不用想吧?”
当然不用想,因为廊州已经是势在必得了,我说:“攻下廊州并不是什么难事,你不是说,晋王根本就没派人持援廊州晋军的迹象吗?这不就简单了,先把廊州的晋军晾一会儿,之后再攻下来不就行了?可扳倒兵部只有这么一个机会,要是错失良机,可就不知道有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几乎是在同一天,我就已经决定,这次就扳倒兵部,我想太后可能要保全的会是户部,因为兵部本身就是被弹劾的对象,自然嫌疑最大,再加上有于向冉的铁证,兵部估计是保不了了,但是要保住户部,我相信太后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现在就不用管户部了,只要把兵部扳倒,有关户部的线索还会被牵扯出来的,到时候再想办法除掉户部即可。
并不是我非要这个时候除掉兵部,而是太后实在是过于嚣张,这都回到了上都,居然还派人到岐山刺杀我,既然不想过年,那就索性不过了,一起闹,看谁最能闹腾。
毕竟,不光太后可以派杀手刺杀我,我自己也是有底牌的不是,现在这底牌后天也该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