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改名字了。”杜小树抬脚把一块石子踢得老远,笑嘻嘻地跟杜源说道。
改名字?杜源惊讶地看着他,“改成什么了,谁给你改的?”
“以后我不叫杜小树了,我叫杜小龙!”杜小树听着远处的海浪声,看着夜幕下海上的星星点点,自豪道,“我自己改的!”
依在门边的秦东笑了,他顺手拿起一瓶啤酒,用牙咬开盖子,杜小桔已是不言声地走过来,递给他一把虾米。
“杜小龙,好听吗?”秦东笑着问道。
杜小桔白他一眼,一句话没说,自顾自又走回柜台后面,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
“这小子,着魔了。”秦东一边说一边朝这爷俩走去。
杜小树现在开录像厅,而录像厅可以说是流行文化的一个通道,通过录像厅播映的作品,无数年轻人观察并感受到了“窗外”的人文与风景。
录像带与碟片,也把一个繁华、充满想象力与活力的香港,完整地搬运了过来。
自此,港台流行文化广泛影响内地,影视作品中这些价值观念也无形当中也影响了无数人的生活方式与人生目标。
“爸,香港有四小龙,李小龙,梁小龙,成龙,狄龙,我以后就叫杜小龙,”杜小树学着李小龙的样子,象打拳击般跳跃着挥拳,“咦呀……哎哟!”
秦东扑哧笑了,就连杜小树自己还没看清楚,自己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杜源放下腿,拿出烟,不屑道,“什么四小龙,四条虫还差不多,你让他们跟公安试试?”海风太大,他转身点燃香烟,“嗯,你要改名字,好啊,你干脆就叫小龙行了!”一口烟爽快地吐了出来,“四千多块钱买的录相机,你一共买了四台,你现在就还我和你妈的钱……”
“小龙?”杜小树一下琢磨过来,杜源不让他跟着父亲姓了。
“等我挣了就还你们,白天上午五毛钱,通宵一块,我很快就能挣回来”杜小树梗着脖子道,“……再说,再说,有的钱也是我的……”
“你还是我生的!”杜源突然就大吼一声,烟抽了几口就猛地扔在地上,溅起点点火星,“叔,你血压高,别上火。”秦东赶紧上前拦住就要拿大耳刮子抽自己儿子的杜源。
杜小树想走却又不敢走,杜源见他这幅样子气又是不打一处来,又吼道,“听着,以后好好上你的班,别搞这么些不三不四的,什么四条龙,就是四条流氓!你再跟这四条龙搞到一起,看我把他们都抓进班房……大东,把房子收回来,把这个录相厅里的东西点把火给我烧了……”
四条龙是小流氓,秦东哑然失笑,把杜源让进饭店,杜小树也笑嘻嘻地跟了进来,杜源发火他也不是没见过,早就习惯了。
“东哥,开录像厅真的赚钱,你看我这个录像厅,一天怎么着也得几十块钱,遇到礼拜天,一天一百多,这一个月下来怎么着也得一千多块钱,东哥,钟家洼的房子……”
“你不是叫小龙吗,”秦东还没没有说话,杜小桔一边算账一边把话接过去,她算盘子打得噼啪作响,“你这是跟谁说话?我们认识你吗?”
“姐——”
“我不是你姐,你爱找谁当姐找谁当去。”杜小桔懒得理他。
“嘿,都在这呢。”嘈杂热闹的饭店里,鲁旭光背着一个包裹就闯了进来,“哎呀,妈呀,买卖……还,还是这么火爆,大东,看,我,……给你带啥来了?……”
鲁旭光提拔成总厂的销售科副科长,秦东可不是任人惟亲,鲁旭光在墨水街的小生意,从卖火柴肥皂、针头线脑开始,现在已经开始倒腾服装鞋袜,鲁旭光的爸妈平时就在墨水街帮着他打理买卖。
“走,到后院,还没吃饭吧,刘姐,弄两菜过来。”秦东吩咐店里新雇的服务员。
“你……不说,我还……还真忘了。”鲁旭光跟着秦东来到西厢房里,拉开包裹的拉锁就拿出几件面包服来,“看,我从上海进的货,上海人都穿这个……”他又拿出几双运动鞋,“耐克……”
秦东笑了,十月份天气变冷了,是时候采购新衣了,他踩上运动鞋,嗯,很舒服。
杜小树也跟了进来,他还在央求着秦东,“东哥,我的录像厅真的挣钱……”
杜小树还在聒噪,鲁旭光一把扯过杜小树,拿起一件面包服在他身上比划着,“滚犊子……那,那是你姐和你姐夫的新房……就,就,就你那点钱,还不够我一个钟头挣的……”
鲁旭光还真不是吹牛,从八十年代初,“马路市场”的繁荣奇迹开始在这里上演,秦湾的第一批万元户从这里诞生,第一批十万元户、百万富翁也相继从这里走出来。
“你那个录相厅,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块钱吧,跟我到墨水街摆摊,一个月挣你十个人的……”
杜小树一下蔫了,由龙变虫了。
鲁旭光却底气十足地拍拍他的脑袋,“现在啤酒好卖,我那点都是小钱,你姐夫一年几十万、几十万地挣,你不知道?你姐夫承包二分厂,交上三十万,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