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词源续编》记载:“清乾隆时,苏人胡学周在苏自设一小窑,制瓷瓶、烟壶等瓷器,甚精美,自号‘古月轩主人’。乾隆南巡,见而好之,因携之至京使管御窑,仍用‘古月轩’之名。
胡学周所监管下御窑烧制的画珐琅瓷器,为乾隆时期画珐琅瓷器的巅峰,而乾隆时期的画珐琅瓷器,又为康雍乾三时期的巅峰,所以画珐琅瓷器,以古月轩为尊。
不过关于胡学周这个人的存在,历史上一直有着较大的争议。
清未民初许立衡着有一部《饮流斋说瓷》:“古月轩凡三说,一谓古月轩属于乾隆之轩名,画工为金成,字旭映者也;一谓古月轩为清帝之轩名,不专属乾隆,历代精制之精品均藏于是轩也;一谓古月轩系胡姓人,精画料器,而乾隆御制瓷品仿之也。”
民国十三年,冯玉祥发动京都城政变,废除大清皇帝称号,将宣统皇帝溥仪赶出皇宫,之后皇宫成为故宫博物院。曾有人查遍故宫、颐和园、热和行宫,寻找圆明园遗址,都没有发现古月轩,关于胡学周这个人,也查不到人物实据。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魔都出版《辞海》“珐琅彩”条目解释为:“清代康熙时期开始炼制,雍正乾隆时期进一步提高,其底部有古月轩字样,俗称古月轩瓷器。”
古月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是瓷器装饰技法的一种,国外称蔷薇彩。使用外来颜料,色种多,色彩控制准确,画面有立体感,工巧精细、富丽堂皇,专供内廷秘玩。
查清代《瓷器库底册》并没有古月轩这个名称,所以今天我们所说的古月轩,都是瓷胎画珐琅。当时的画珐琅瓷器,除了瓷胎外,还有料胎和铜胎两种,现在的人把瓷胎与料胎上画珐琅成为古月轩,而铜胎又称画珐琅。
但事实上,胡学周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古月轩瓷器,也确实正如《词源续编》所记载的那样,只是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
“不能证明胡学周这个人的绝对存在,就无法证明古月轩瓷器为画珐琅瓷器之最。”
“希望哪些东西还在,这样就能够证明胡学周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
王小涛心头暗自低语声中,已经做出了决定,等到抽出时间内,必须要去故宫里面走一圈。
找到那些东西,让胡学周这个人的存在,不再存有争议,这件古月轩画珐琅瓷器的价值,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
就像在缅城严家大院影壁下的密室内,所挖出的那三十件北宋官窑瓷器一样,只有把北宋官窑的窑址找到,才能让北宋官窑的存在,不再有人争议。
这么做的目地,让物件本身的价值被真正体现,其实反倒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真实的还原一段历史。
作为藏宝楼每周六才有一次的夜市,再加上魔都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夜市的规模之庞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不仅有土生土长的魔都当地人在这里摆摊,也有外地过来做这个生意养家糊口的,还有一些老外,情况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
王小涛继续走出两百来米后,脚步这才再次停下。
“保真吗?”
摆摊的是一位中年大叔,从看到王小涛一行人后,就双目直冒精光,热情的招呼了起来,然后就听停下脚步的王小涛,问了这么一句。
“当然保真,我这里的东西,那可全都是货真价实的老物件!”
摊主听了这话,笑得那叫一个乐呵。
能问出这话的,那绝对都是刚混圈子的生瓜,但凡在这个圈子里摸滚打爬上一段时间,也问不出这话来。
这话就像是问那些卖气死白糖甘蔗的甘蔗甜不甜,是一个情况,哪有卖甘蔗的说自家甘蔗不甜的道理。
“真的假的?”
“肯定是真的啊,比真假白银还真。”
“行,那我先看看。”
“随便看,有看上的价格优惠,没看上的也不要紧,做买卖的吗,不让看还怎么做生意。”
王小涛蹲下去的时候,视线完全落在了一件香炉,其实从走过来的时候,他就已经注意到这样一件香炉,也正是因为这件香炉才会停下脚步。
直到这会,脑海中回荡的还是神眼天瞳能力下,看到这件香炉是的一幕画面,先是浓乳的乳白色雾气,接着又是神眼天瞳的鉴定声。
这可是真正的宝贝!
九州自古以来就有焚香的习惯,而需要焚香的场合更是有很多,家中祭拜灶王爷灶王奶奶需要用到香炉,寺院、庵堂、禅寺、佛堂、道观、宗祠等等等等,需要用到香炉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只是根据使用地方的不同,香炉的材质有所不同,像寺院、道观这些公共场合,一般都以铜质香炉为主,私人场合则是铜质和瓷质都有。
香炉最早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不同那个时期的鼎,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出现,是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
历代使用的香器包括博山炉、手炉、香斗、卧炉和香筒等不同形制的香炉,以及熏球、香插、香盘、香夹、香盒、香匙以及香囊等配套器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