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人们却并不会直接穿上秋衣,而是在夏季衣服的基础上套外套。
这都是千百年来积累的生活经验,可能也是最适合这里人们生活,世世代代传下来,大家也就遵守着这种习惯。
三月三这日,是放风筝的好日子。
正所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庆城的人们也很喜欢放风筝,到了三月三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风筝,放风筝。
而且还会炒豆子。
王天孝小时候很喜欢这一天。
每当到了这天,母亲张玉凤就会炒一锅的黄豆,给兄弟姐妹们将裤子口袋装满,炒豆子吃起来脆脆的,酥酥的,因为放了糖精进去,还甜甜的,十分好吃。
每次王天孝都舍不得一口气吃掉每一颗豆子,而是将豆子放进嘴里,先是像吃糖一样,将豆子外表皮的甜味舔干净,然后才慢慢将豆子嚼碎。
小伙伴们提着风筝集会时,每个人裤子里都鼓鼓的,里面都装满豆子。
如果有些人家实在穷得黄豆都吃不起,那就用玉米粒代替。
玉米粒虽然也有类似效果,但吃起来没有黄豆好吃,处于大家不喜欢的最下层。
这点上,母亲张玉凤其实算是个有仪式感的人。
即使家里没有黄豆,每年过节她都会提前去买几斤黄豆回来给大家炒豆子吃,让他不怎么有色彩的童年多了几分乐趣。
王天孝觉得母亲是个很复杂的人。
有时候他觉得她转不过弯,像个传统封建守旧的老太太,但有些地方,她又具有超出年代的远见。
例如让孩子都读书就是典型的例子。
放眼整个王家村,几乎没有一家人能在这个年代让所有孩子们都读书,识字,这几乎是超越那个时代的想法。
而正是因为她这样的远见,才让王天忠和王天诚在当兵时,分别获得很好的机会,走上领导岗位。
试想,若是他们都没读过书,即使有那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就真的能抓住吗?
这恐怕要打个未知数的问号。
王天孝本来是给王芳花了两天功夫,才做成一个两米多长的鱼风筝,结果到了这天,兴致勃勃放了半天,风筝压根就飞不起来。
他也不知道是风筝平衡还是线的问题,反正大鱼就只能摊在地上,像极了一只死泥鳅。
没办法,他只好带着孩子去镇上买风筝。
孩子的兴致被调动起来了,要是不满足,她心里肯定会留下遗憾。
可没想到的是,他在街道扛着女儿走,却碰到一件糟心事。
本来清泉镇就是南北狭长的街道,结果很多人卖小吃的,木工活,还有各种小物品的人硬生生围着清泉塔周围堵了一圈,把个街道直接堵得水泄不通。
加上有些人的自行车也不知道寄在街道口,舍不得那两毛钱,结果就更加剧了堵塞的症状。
当走到塔下面一截时,他彻底走不动了。
是进退两难。
因为他个子高,瞻前望后,几乎全都是黑压压的人头,一眼根本看不到边。
看着身边人还在挤破脑袋像蛆虫一样,他逐渐有些担心,这么多人,如果万一出点事情,来个踩踏的悲剧就不得了。
他开始还尽量稳住心情,让王芳紧紧抱住自己脖子,慢慢等待着人群错开位置。
可足足半个小时过去,人流竟是纹丝不动。
他能看到两边分别还有人在不断涌向这个位置,而不是从其他地方绕道而行,知道自己不想想办法,还不知要被封锁多久。
正当他在想办法时,他前面几个小伙子比他性子还急,直接从旁边卖菜的摊贩架子车上跳了上去,也不管卖菜的大爷呼喊,快速踩着架子车跳到街道的边上。
有了这个开头,就一发不可收拾。
陆续有年轻人开始沿着这条“开辟”出来的道路开始疏散,而地面上因为空出了一些缝隙,人们更加疯狂的开始朝前涌动。
这其中不乏一些老头老太太。
别看他们年龄不小了,但因为干了一辈子活,身体可是硬朗的狠呢。
挤起来力度和气势丝毫不输于青壮小伙子们。
王天孝前面有个老太太便是如此。
她一只手牵着七八岁大小的孙女,另一只手还牵着个年龄更小的孙子。
本来她和王天孝是并排前行,一看前面有了空档,她立刻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超过王天孝朝前挤去。
两个小孩子就像是被她提了两只口袋。
可她能挤,别人也能挤,大家谁都不愿意让着谁。
王天孝眼睁睁看着老太太挤进人群,将孙子护在身前,很快就进了人群里。
可,就在这个时候,她另一只手牵着的孙女却被人群隔离开了。
更糟糕的是,那孩子因为被奶奶带了力,一下子没站稳,直接被带翻到地上。
眼看着,一个人直接踩在孩子身上。
“奶奶!”
“奶奶!”
疼痛和恐惧让小女孩惊吓万分,她也不知道爬起来,趴在地上一边喊奶奶一边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