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巨大的骨船之上。
一个又一个的黑袍人静静地矗立在周围,观望着正在和他们船长站在一起的、有着羽毛状黑袍的尸骸诗人。
而被注视的正主,尧言也将目光投落在这位船长的身上。
刚才也听到了其他人的称呼,把他带来的这位就是这艘白贝号。
而和其他人,和其他死者不一样的是,这个白贝号的主人,有名字。
罗兰·安格斯
这个名字, 怎么说呢,很.....普遍?
尧言脑海里的记忆和逻辑,下意识地驱动着,试图辨认这个名字的来源,试图结合这种“经典”的海盗装扮,进一步划定时间范围, 增加缩小判断圈的操作性。
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 不同基底的人群, 形成的语言、名字习惯都不同。
影响因素有很多。
最基础的是自然是造词、词根、语法,语言性质和习惯。
词语表意还是表音或者意音。
是词序严格,不同词序会影响意思的孤立语,还是一个字词在不同时态、数目有多重变化的屈折语,又或者在句子尾部通过不断附着黏着各种加词来改变意思的黏着语。
这种粗略又简化的分法当然不准确,但作为语言的基础分类目标,这些特征对语言习惯的形成有极大影响。
有几个标识,哪个字词放在前面或者后面。
然后是历史,或者说“寓意”,语言是会不断追加意义和累积内容物的,什么词代表好的意义,什么词代表坏的意义,哪些词因为怎么样的某人的习惯而形成了新的惯例,来自什么人什么事物的词名字代表了什么好或者坏的含义。
前名后姓这种不区分地区,不区分群体的、非常模糊的概括就不说了。
比如德国姓名经常出现的“von”译作冯,在普通的句式中, 这个词von类似英语的of或者from,以表示所属所源。
为什么会用在姓名上?
或许是因为德国贵族封地的缘故,所以经常出现在各种德国贵族和其后裔的名字上。
类似于“楚王”、“齐公”这种表述。
除了德国之外,最早的,前往美国的几批移民之中,德裔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美国也能够见到不少。
但又因为时代发展和地点,起名习惯又会随着当地习惯或者热潮变幻。
罗兰·安格斯。
罗兰,尧言记忆里不少有这个名字的人物。
或许是某位着名的骑士。
但是,问题又来了,这里的姓氏名词到底是否是本地历史,还是附会。
如果是英文德语法语,在原地,罗兰是否有不同的意义?
如果这个人是一个不了解相关词汇历史和含义,仅仅是因为自己觉得比较顺口或者附会了自己本身经历的文化而起的名字,那么这个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罗兰可以是来源于某个着名骑士或者王的姓名或者俗称甚至化名。
又或者是某种倾向的寓意。
好比某刚,某强,某壮,某锐。
但是,如果是一个不了解的创作者或者读者, 或许会联想到——
紫罗兰?
不用觉得奇葩甚至不可能, 这类事情尧言的记忆里有着同样的模板。
又说安格斯。
他也有记得,凯尔特神话里某位爱与青春之神, 一位有着神鸟环绕的俊美神灵,众神之父达格达的子嗣,某着名骑士迪卢木多的养父,就叫安格斯。
但是,或许会有人从读音上去“理解”,从而得到是“egg”蛋的音译。
从这个角度去“释义”,就会得出一个“紫罗兰·蛋生”、“蛋中的紫罗兰”、“紫罗兰花纹的蛋”之类的意象。
再“延伸”,甚至会有——这是个“彩蛋”,从而追溯到“复活节彩蛋”作为来源的可能性。
“词语的含义”,并不是每个阅读者,听者都能了解到的。
表达和理解的鸿沟,远超别人想象。
也许某段文字中描写,一个人看到什么东西很坚硬的时候,想到了“诺基亚”。
而别人看到了这一段,想法或许是“什么陈年老梗”。
但这些人或许并不会进一步去想“为什么”。
表达者此时想要表达“这个人的经历与时代脱节”,“不是同一个时代”,想要说明这个看似和普通人一致的人早就“来自更早的时代”这类表述。
但表达和理解的鸿沟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
很多人往往有一种潜意识的“理性”预设。
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够被理解,能够准确传达。
只可惜,无论是因为高看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是误判了别人的理解能力,结果往往都会变成一厢情愿。
至于这位罗兰·安格斯的
尧言打断了自己判断来源的思考,看着眼框空洞、额头和脸颊处灵体光辉散碎的船长罗兰走向自己,没有感情地说道:
“雾潮是某种标志?”
“是的,雾潮是‘死神’到来的标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