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靖难之役,朱棣顿时就不困了。
“说起来我能起事,功劳主要还在父皇您呐。”
“在咱?”朱元璋懵了。
“对啊,您死前曾留下过许多组训,其中便提到了若朝中有不正之臣,亲王有权聚集兵马,入京讨贼,以正朝纲,我是奉命起事,名正言顺,自然很容易就得到了大批拥立者。
除此之外,自然就要多亏我的大侄子,因为他的暴力削藩,其他的藩王对他都十分厌恶,就算不出兵支持,也断不会站在他那一边,所以我起事以后主要面对的对手只有来自朝廷的大军,其他藩王们基本要么不管,要么就直接加入我一起打朝廷,可以说我最后能赢,合情合理。”
朱棣的一番话说的朱允炆脸色别提多难看了。
“当然,我最应该感谢的,其实还是朝廷的大军,我是真的没想到父皇您留给允炆的竟是那么一帮酒囊饭袋,尤其是那个李景隆,简直能笑死我。”朱棣想到开心的事,当即捧腹大笑。
“李景隆?李文忠的儿子?咱记得他不是挺厉害的吗?”朱元璋疑惑的挠了挠头。
“皇爷爷,快别提了,我现在想来都有些怀疑那家伙的名声会不会是吹出来的,我一个没打过仗的都觉得他很离谱。”朱允炆一脸苦涩。
这时视频画面一转,简介了一下靖难之役的大体流程。
简单来说就是朱棣起兵北平,朱允炆派大将耿炳文率军十三万,号称三十万前往征讨。
大军抵达真定(今河北正定),朱棣闻听消息,主动率军南下,双方一番大战,耿炳文的前锋部队不敌,被朱棣大军围困。
耿炳文自知正面野战他不是朱棣的对手,于是选择坚守在真定城内龟缩不出,朱棣粮草有限,久攻不下,最后只能匆匆退兵。
按理说耿炳文虽没能打败朱棣,但好歹也算是挡住了朱棣南下的脚步,可消息传回南京城,朱允炆却是大怒,以为耿炳文是消极避战,不堪大用,于是他果断撤下了耿炳文,改派李景隆接替耿炳文。
要说这李景隆一开始表现还有点智慧,他听说朱棣率大军去了宁王的地盘,老家北平只有最多一两万人留守,当即率大军直扑北平。
却不想他在北平城下被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拖住,强攻数月都打不下北平,直到朱棣带着大军回援,李景隆兵败如山倒。
按理说李景隆打了这么大的败仗,朱允炆应该换人了吧,谁知他居然没换掉李景隆,而是给了他更多的兵力,叫他继续打朱棣。
双方在白沟河决战,结果李景隆再度用实践证明他就是个大聪明,再次被朱棣以少胜多,麾下士卒投降了十来万人。
他自己则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南京。
朱棣乘胜追击,直取南京,中间虽然又遭遇了几次阻拦,但都以获胜告终。
等到朱棣兵临城下,守城的人又是李景隆,也不知这家伙怎么就这么受朱允炆的信任。
而这一次,面对朱棣大军,李景隆再度不负众望,直接投降献城。
其实以当时的状况,朱允炆已经从其他地方调集了援军赶来南京,只要李景隆能坚守一段时间,朱棣必败,但李景隆偏偏就这么降了,这才最终导致了朱允炆的败亡。
听完李景隆的事迹,朱元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随即他一把揪住了朱棣的衣领。
“老四,你跟咱说实话,这个李景隆该不会是你的内应吧?”
“我倒希望是,但还真不是,那家伙就是一贪生怕死之辈,后来我继位后念他献城有功,给他封了官,却不想这家伙在位期间中饱私囊,为非作歹,后来被我幽禁在家,他曾用绝食向我抗议,结果后来自己还是忍不住偷吃了,直到数年前才去世。”
朱棣提起李景隆就是一脸的嫌弃。
“罢了罢了,是咱瞎了眼,当初怎么就给允炆留了这么个坑货。”朱元璋最终还是无奈叹了一口气,松开了朱棣,一脸颓然的又瘫坐了回去。
祠堂内又是一阵沉默。
直到朱标再度开口。
“算了,此事允炆有错,老四你也有错,但既然最终是你得了天下,我大明还好吧?”
听到大哥的询问,朱棣瞬间站直了身体。
“大哥你放心,我知道我这个皇位是怎么得来的,因此我在位期间十分用功,勤政于民。
我五征蒙古,收复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派郑和六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甚至为了方便对付北方异族,我直接迁都北平,改为北京,要求后世子孙都要做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提起自己在位期间的一大堆功绩,朱棣十分的自豪。
可是朱标和朱元璋却都听得满头黑线。
“你等一下老四,五征蒙古,南征北战,这些该不会都是你亲自去的吧?”朱元璋想到了什么。
“当然要亲自去,父皇你是了解我的,论领兵打仗,朝中还有比我更擅长的吗?”朱棣自信满满的捶了捶胸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