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刚当皇帝的时候才十三岁,因此当时把控朝政的人主要是刘太后。
这位刘太后还算是一代贤后,她活着的时候对当时的朝政做了很多积极的调整,虽然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但也算小有功绩。
等到赵祯真正掌握了权柄的时候,大宋已经处在了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之下。
内忧指的是土地兼并之风十分严重,民间百姓怨气冲天。
外患指的自然是野心勃勃的大辽,大辽不再满足于澶渊之盟时约定的那点岁币,要求加钱,而当时的朝廷居然很痛快的答应了。
等到赵祯上位以后起初并不想给这笔钱,然后大辽就派遣军队威胁边境,彼时的赵祯还太年轻,根本经不起吓唬,最终还是妥协了。
在辽人这里吃的亏让赵祯意识到,只有让大宋强盛起来才能不被欺负,于是他励精图治,不事奢华,对待臣僚、侍从都十分宽厚。
尤其是对于选贤任能这件事,赵祯唯才是举,使得许多人才开始井喷式涌现。
在政治军事方面,代表人物有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包拯,狄青等。
在文学艺术方面,代表人物有张先,柳永,晏殊,梅尧臣,苏氏三杰等。
在科学技术方面,代表人物有王惟一、钱乙、燕肃、毕昇、沈括、贾宪、苏颂等。
可以说论人才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赵祯时期绝对称的上冠绝整个大宋史。
然而,人才多了其实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因为对于一名君王来说,如何分辨是非,准确的判断利弊,果断的做出决定才是能否驾驭好一大堆人才的关键。
可赵祯本质上却是个好谋无断的人,他愿意 听从群臣的意见,可当群臣意见相左的时候,他就会陷入一种迷糊状态,即我是谁我在哪他们到底在吵什么我到底该听谁的这样的思想混乱状态。】
秦,嬴政对于君王驾驭人才的这个说法十分赞同。
论人才之兴盛,其实大秦也不一定会输给这个后世的大宋,再比如诸子百家,百家之言各自有理,但如何甄选这些言论,如何使用这些思想,这是一名帝王必须要学会的事情。
否则一旦跟这个赵祯一样进入混乱状态,那么很多事情都会开始向糟糕的局面发展。
【后世之人大多评价赵祯是个守成之主,但赵祯本人显然并不愿意做个守成之人。
军事方面,赵祯虽有意进取,但由于彼时的大宋面对大辽只能防守,无力进攻。
尤其是在那个时期还爆发了宋夏之战。
即大宋与西夏之间的战争。
话说有个叫李元昊的狠人,他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智谋胆识都是当世一绝。
李元昊不满足其父定难军节度使李德明“依辽和宋”的国策,于宝元元年(1038年)称帝,自称青天子,立国号夏,史称西夏。
宋夏间维持三十年的和平政局就此破裂。
从康定元年(1040年)到庆历二年(1042年)的三年中,大宋和西夏在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及定川寨(今固原西北)展开三次大战,宋军皆先胜后败。
而西夏虽在宋夏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但自身也是伤亡过半,国力难支,且与大辽关系日渐恶化。
在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宋、夏终于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订立和约,史称“庆历和议”,自此后,维持了近半世纪的和平。
对外只能防守不能进攻的局面让赵祯最终放弃了扩张的想法。
不过这倒是让赵祯有精力集中注意力去对付国内的政治问题,即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三冗”(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授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人称“四谏”),锐意进取。
九月,在赵祯的责令下,范仲淹、富弼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的十项改革主张。
史称庆历新政。
欧阳修等人先后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赵祯全都予以采纳,并渐次颁布实施,颁发全国。
只可惜赵祯的想法很好,却不知这新政严重破坏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政令一出便被百般阻挠,许多政策连京城地区都无法顺利实施,更不用说地方了。
彼时的贵族集团权力过大,他们不方便直接废了赵祯这个皇帝,于是就将矛头对准了主掌改革的范仲淹等人。
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
这次变革的失败主要原因大致有两点,其一是贵族集团掌控的权力过大,严重影响了改革的实施。
其二便是赵祯的老毛病犯了,他想要改革,但听到贵族集团的代表们的抗议,他又开始犹豫不决,也正式因为他的犹豫和不作为,这才导致了此次变法最终只能昙花一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