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路人马作战失败,大宋最后的反抗机会已经就此消逝。
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
不久后,赵显放弃了最后的顽抗,在谢太后的支持下公开向元朝宣布了投降。
赵显亲自前往大都面见忽必烈,虽然忽必烈给他封了侯,但赵显却选择了出家为僧,一直活到五十几岁的时候才因为一件祸事遭受牵连而死。
赵显降了,但陈宜中居然没跟着投降,他和张世杰从临安撤离,随后两人和陆秀夫等人在福州府拥益王赵昰即帝位,为宋端宗,改年号为“景炎”,继续延续大宋的国号。
临安投降的时候,文天祥并不在临安,故而后来他也去了福州府,选择支持这位宋端宗。
但彼时的大宋已经公开投降,如今这个政权更像是临时拼凑起来在苟延残喘。
为了争取到足够的恢复时间,新朝廷必须想办法拖住元军进攻的脚步,和谈是唯一的手段了。
但众人都知道,元人是肯定不会容忍他们这样的‘大宋余孽’的,因此去和谈其实跟送死差不多。
本来这个人选是陈宜中最合适,但陈宜中贪生怕死,怎么可能主动请缨。
就在众人纷纷或退缩或闭口不言之际,有一人主动站了出来,他自然是文天祥。
文天祥升任枢密使,兼右丞相前往元军议和,接待他的人是伯颜。
伯颜原本很欣赏文天祥,不仅是因为文天祥器宇轩昂,哪怕身处敌营内依旧淡然如水,还因为文天祥那股无所畏惧的勇气。
可是当双方开谈以后,伯颜就决定收回他之前的评价,这个叫文天祥的太不会说话了。
以往宋人派出来求和的使者基本上都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态度,从没有像文天祥这样一上来对着元朝就是一顿抨击和臭骂。
那架势好像不是来和谈的,而是来约架的。
双方谈了三日,伯颜受不了了,直接命人将文天祥扣下,将其关进大牢,却不想文天祥却想办法从牢里逃走了。
文天祥逃回新朝廷,继续任枢密使、负责都督各路军马。
相比于只想苟活一天是一天的大臣,文天祥却主张积极北上,开府永嘉(今浙江温州)。
然而张世杰却认为应开府广州,为小朝廷南逃作准备。
双方争执不下,直到不久后广州降元,张世杰这才同文天祥重新商议,决定开府南剑州(今福建南平)。
张世杰是个权力心很重的人,他见文天祥声望极高,一呼百应,唯恐文天祥哪天就会凌驾于他之上,于是他假借皇帝之名,把文天祥远移到汀州(今福建长汀),并且用各种手段阻挠文天祥入朝。
德佑二年(1276年)七月,文天祥召集部队进入汀州,在十月又派参谋赵时赏,咨议赵孟溁各率领一支军队攻取宁都(今江西宁都),参赞吴浚率一支军队攻取雩都(今江西于都)。
消息一出,刘洙、萧明哲、陈子敬都从江西起兵来与他会合。
招谕副使邹洬在宁都集结了一支义军,结果被元军击败,与他一同举事的刘钦、鞠华叔、颜师立、颜起岩等都遇害了。
武冈教授罗开礼起兵收复永丰县(今江西永丰),不久兵败被俘,死于狱中,文天祥听说了这些人的消息,亲自穿上丧服,公开祭奠这些义士。
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元军攻入汀州,文天祥被迫跑到了漳州,这时他手下的兵马已然不多,继续在外面游荡随时有覆灭的风险,于是他上书请求率军回朝,拱卫京师,然而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不久后赵时赏、赵孟溁率兵归来,唯独吴浚没有到。
文天祥本想再等等,结果却见到了已经投降元朝的吴浚来劝说他投降。
文天祥命人将吴浚吊死,以示他誓死不降的决心。
四月,文天祥进入梅州,处死了专横跋扈的都统王福、钱汉。
随后,文天祥开始率军四处打游击,短短数月间,吉州八县被他收复了一半,仅剩赣州没有攻下。
临洪各郡百姓自发的送钱劳军,潭州赵璠、张虎、张唐、熊桂、刘斗元、吴希奭、陈子全、王梦应在邵州、永州等地起兵响应文天祥。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都派人到文天祥军中接受调遣。
文天祥闹出的动静很快便引起了元朝的注意,元军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派遣士兵入援赣州,自己却率兵直接强攻文天祥的据点。
文天祥没有预料到李恒的兵突然就打过来了,在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只能撤退,投奔永丰的邹洬。
却不想邹洬的军队在文天祥赶到之前就被击溃了,李恒一路追赶文天祥至方石岭。
文天祥的部将巩信为了给文天祥争取时间,设置了一道防线进行坚守,最终全军覆没,身中数箭而死。
而文天祥则退到了空坑,结果再度被追上,部队被元军击溃打散,文天祥的妻妾子女都被抓住。
文天祥自己也差点被抓,是赵时赏坐在轿子里假冒他,这才得以逃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