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官员是属于正式的公务员,只要你自己不辞职,不犯事,你就可以一直干到退休。
但是小吏却相当于合同工,永远不可能成为正式的公务员,不可能获得正式的朝廷编制。
只要出点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失业。
所以以前说奸猾胥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小吏们平时吃苦受累,但是却看不到升迁的希望,所以就必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捞钱上面。
老百姓要跟官府打交道,接触的都是这些小吏。他们为了捞钱,自然会想法设法的刁难百姓。
但是在沈墨这里,这一切都成了历史。
小吏也能当官,村长也有希望以后当知府巡抚,只有你好好干,一切皆有可能。
虽然其中有许多的考核环节和程序,但是最少给了这些人一个明确的希望,他们自然干劲十足。
村主事仔细检查了一遍于成龙的通行令后,确认没有问题,这才请他进村。
于成龙的身份是没有公开的,这个主事虽然也很好奇,但是于成龙却也不提。
在这个村里盘桓了两天,于成龙就到处走,到处看,跟村民们唠嗑。
他一口带着浓重北方口音的官话,村民们往往听不太懂。村民们说的当地的方言,他也听不懂,所以会说官话的主事就跟着给他当翻译。
于成龙去看了村民们的房子,又去田间地头转了一圈,又观看了护村队的训练,最后还到了村公所去参观了一下。
第二天要走的时候,又赶上了宣教司派来的宣传队来演出。
于成龙一打听,听说是宣教司的一群娘子军来演戏免费给村民们看,好奇心又起来了,也就顺势留下想看戏。
东安县的宣传队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颜如玉那群人了。颜如玉已经跟着娄小茹等人一起去了永州。
现在演出队的人都是颜如玉他们走之前重新训练出来的一批人。
以前宣传队的女人大多数都是青楼出身,形象好,也擅长歌舞这些。但是后来这一批队员很多都是良家妇女,所以演戏的质量就差了很多。
曲目也无非就是改编版的《白毛女》《红灯记》等几个很有限的剧目。
但是虽然只有这几个剧目,但是每次下乡,都会受到村民们热烈的欢迎。
实在这时候人们的娱乐生活实在太匮乏了,别说宣传队一年最多来两回,就算天天来,这些村民也看不腻的。
于成龙跟着村民们一起看完了演出后,虽然演员们演技很粗糙,剧情也很俗套,里面的说教意味也很强烈,以至于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沈墨编排这些曲目的目的。
但是这种形式却让他深深的震撼了,心中对于沈墨的手段更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等到演出结束后,这老头竟然跑到后台去找女演员要拉着人家唠嗑。
其实老于就是想知道这些姑娘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原意抛头露面来做这些戏子的事情。
结果不明真相的女演员们把老于头差点给当成流氓群殴,幸好被及时赶来的村公所主事给挡住了。
“你这位老先生,看着面相老实,怎么能干出这种荒唐之事,竟然大白天的就往人家宣教队员堆里扎。要不是我来得快,你肯定会被打死的。”
村公所主事对着于成龙埋怨道。
于成龙也很尴尬,但是老于拿得起放得下,对着周围一群虎视眈眈的娘子军做了一个罗圈揖,诚心地道歉。
这才没有把事情闹大。
宣教队员们看这老头态度还不错,也不像是个坏人,也就原谅了他。
然后于成龙就趁机打开了话题。说起来老于头到底是个亲民官,以前跟普通百姓打交道很多,所以很快就在闲聊之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他才知道眼前这些在一般人眼中属于抛头露面的戏子行径的工作在沈墨的地盘上竟然是非常吃香而且受人尊敬的。
能成为宣教队队员是许多良家妇女的渴望。成为宣教队员以后身份就成了官府的人员,而且还是有编制的,每个月还有俸禄可以领。
甚至表现的好,还能往上升迁担任女官。
当他听说原来东安县最红的青楼姑娘颜如玉如今已经在永州城当上了宣教司的副主事之后很是惊讶。
而且这颜如玉竟然如今都成了当今东安县女子们心中的榜样和楷模了。
这些事情每一桩每一件都让于成龙感觉匪夷所思,都能从其中感觉到沈墨的离经叛道,与众不同。
在东安县走访了是几个村子,还去探访了东安县守备军的军营,看着那些装备齐整,精神饱满,队列严整,丝毫不比自己原来见过的那些精锐官军差的守备军,于成龙沉默了好久。
他已经知道这些守备军在荡寇军的序列里并不属于正规军,还是属于半脱产的农兵,这让他更是震撼。
别说这些守备军了,于成龙觉得就是自己看到的那些村兵,只要装备再精良一点,再稍加训练一下,都可以和自己以前见过的大多数的清军官兵向媲美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