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开始,想尝试写一下李恪的感情线,但是经验不够丰富,先写着吧,如果写的不好,书友可以及时给我留言,要么改,要么删。)
大唐商会成立后,解决了纸币的问题,李恪将印钞机直接送给了老李,这样的的仪器,只可以把持在老李的手上,除他之外,太子都不行。
而李恪这边,铁路、水利工程,水电站,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期间为了进度,李恪多次从现代购买更多的工程机器人以及农耕机械回到大唐。
学校那边,9月份正式开学,之前的半年,虽然还没有培养出合格的教师,但是可以作为助教的人却已经大有人在,9月开学分班之后,学校也已经步入正轨。
医学院,孙思邈在得到了李恪提供的现代医学之后,时不时就来缠着李恪,找李恪要一些医疗设备,导致现在的医学院里,已经和现代的医院没什么区别,大部分的药品,也都由李恪提供,但是神医就是神医,根据药效和一些资料,医学院现在已经完全可以独立制备一些基础药品,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医学院竟然成了大唐发展最快的一个部门。
李泰所在的理工实验室,目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简单的小型发电机、内燃机、摩托车等机械也都已经纷纷研发出来,李泰现在变的更疯了,正在努力研究小型的载人直升机,为了满足李泰的研究,李恪派人到了亚马逊河流域附近,带回了大量的橡胶树,并且种植在了安南西部的地区,也就是历史上,元明时期的兰纳泰地区,因为李恪有着现代人的常识,也很清楚这里在现代社会,就是橡胶树的主要产地,现在这边只有少数土着,还没有国家,所以只要让安南都护府稍微派出一点兵力,就可以直接控制了。
李恪为了各大世家能够优化产品,在商会成立后,由商部负责,开办了很多专科学校,这些专科学校,针对性的为各个行业快速培养着人才,成立了短短几个月,就已经有部分在校生,可以到工厂去实习并且开始进行研究,成果也是一片喜人。
而各个城市的建设,这次李恪没有继续插手,反而是交给了工部和各大世家,提供了建筑思路和一些机械后,就任由他们自行发挥,反正每张图纸最后都要交给李世民去过目,而且有了电话,几乎每周都要汇报一下进度,所以李恪是完全没有在去关心了。
就这样,时间匆匆的又过去了两年。
这两年里,大唐的粮食产量,终于可以满足大唐的供给,再也不会因为缺粮有人饿死,而且由于农税的降低,现在的农夫手里基本都有了些闲钱可以支配,虽然不多,但是每个月吃点肉食,每年给家里人办置点新衣裳还是可以的。
随着百姓的富足,大唐内部的商业也趋于稳定,而且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商人再也不是被人瞧不起的存在,并且在大唐商会的支持下,大唐的商人已经遍布亚洲的各个国家,甚至欧洲的部分国家也已经有了大唐商人的身影。
商人的活跃,给大唐带回了数不尽的物资,现在大唐吃牛肉,再也不用去官府报备了,并且以前被卖到天价的各类香料,现在也都走入了普通百姓的家里,几乎每家都可以预备一些,时不时的开个荤。除了这些物资外,商人们缴纳的商税,让朝廷变得财大气粗起来,以往如果有什么地方需要拨款,那真的是省了又省,但凡认为有一点点不必要的项目,都会被砍掉。
可是现在,如果有什么需要拨款的地方,用老李的话来说:“老子就要最好的!”
经过了这两年,大唐的城市建设也基本完成,大部分城市现在都有了现代社会90年代初期的感觉,楼房、马路、商场,如果一个现代人,在这个时间到了大唐的话,可能会以为自己到了哪个农村的县城。
现在还没有完工的,也就是铁路和水利工程了,这两项工程都比较庞大,不过尽管没完工,已经修建好的铁路部分,也已经通车,有了铁路的支撑,大唐的货运变得更加便捷。回想起通车的当天,李世民带着群臣从长安出发去了洛阳,一路上的感慨,最后在车厢里饮酒高歌,回到长安之后,都是被自家侍卫抬回家的。
水利工程李恪本以为需要一年左右就可以完工,但是实际实施起来后,两年过去了,还只完成了一半左右,这个工程过于庞大,而且关系到长江下游的安全,所以只能稳着来,宁愿慢一点,也不要留下任何的隐患,虽然还没完工,但是已经有部分发电机组投入使用了,现在的电缆已经遍布全国,包括一些小的村子,也通上了电,用上了电灯和一些家用电器,户部为了方便建设,将原本零散的村落,都整合到了一起,原本的居住地,可以开垦的,都变成了农田,在李恪农耕机械的支持下,农民也不需要那么辛苦的春种秋收,现在这些都依靠机械完成,他们只需要简单的给农田除草浇水就可以了,为了方便灌溉,李泰早已经把电动抽水机研发了出来,靠天吃饭的日子,一去不返,现在一切都是人力可以完成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