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灾难。
乾圣十四年三月初九。
在伊斯法罕被围城的将近九个月后,伊斯法罕完全淹没在规模惊人的血泊之中。犹如人类最黑暗的年代,几十万人陷入了屠杀狂。
这场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屠杀,甚至并不是由城外的人进行的,而起于内乱。在阿巴斯二世试图通过镇压埃米尔们防止内乱的时候,那些部落首领们做出了他们的选择,正像一百多年前,七大土库曼部落的首领和他们麾下的部落骑兵,把萨非家族送上王位一样。
这一天,那些部落士兵们在首领们的带领下,以粮食为借口向城内的波斯文官和古拉姆阶层——当年为了打击部落首领,国王特意从从奴隶中培养的忠于自己的军事和行政官员,向他们挥起了屠刀,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奴隶士兵,这支部队的军饷直接由国王用王室土地的收入支付,因而绝对效忠于国王,是王权的象征,也是国王打击部落叛乱、制衡基齐勒巴什军队的重要力量。
而现在,这支部队就成了部落士兵们的打击对象。
相比于城内数十万部落士兵,效忠国王的新军不过只有区区四万人,面对蜂拥而来的部落士兵,新军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过那些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奴隶士兵仍然顽强的抵抗着。
不过他们的抵抗换来是部落士兵的报复——不仅文官和古拉姆贵族以及他们的家人被杀死,就连同许多城市里的平民也遭受到了杀害。
枪声、哭喊声回响了整整一夜。
“我早就应该知道,早就应该知道的……”
面对埃米尔们的背叛,阿巴斯二世不禁诅咒着那些背信弃义的埃米尔。
可是在这个时候,诅咒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当的部落士兵们推开了大炮,轰开了皇宫的宫墙时,失败已经是注定的了。
作为沙赫,阿巴斯二世倒也不是一个懦夫,他甚至和普通的士兵一样,提刀抵抗杀进皇宫的部落士兵,但是他的抵抗却没有任何意义,他被直接当场砍死。
随即文官和古拉姆贵族遭到彻底清洗。
到第二天傍晚,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整个伊斯法罕都淹没有一片血海之中。超过三十万人死在这场混战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对于野蛮的部落士兵来说,几个月的囚徒生涯以及饥饿在他们的心中压抑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而这场内哄则让他们的野蛮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大敌当前,兵临城下的时候,城里居然开始闹起了内讧。这些绿绿杀起自己人来同样也不手软。
十数万平民被杀死……
尽管城内响起了枪炮声,可唐军并没有趁机进攻,而是一直加强戒备,等待着,直到第三天早晨,沙依德等人彻底掌控局势后,就立即做出了他们的选择——的只能投降城外的唐国军队。
毕竟,这正是他们发动叛乱的原因。
为了取信明人,他们甚至特意派出了一个亚美尼亚商人充当信使——在波斯同样生活着很多亚美尼亚、印度人以及犹太商人等非绿教信徒,信使来到前沿,在王辅臣的面前行礼道。
“尊敬的将军,城内的大埃米尔派我来和谈。”
“和谈?埃米尔?”
王辅臣问道:
“阿巴斯二世呢?”
“将军,”
心有余悸的亚美尼亚商人说道:
“阿巴斯二世和他的大臣、贵族都被埃米尔们杀死了,现在埃米尔们表示,只要贵国愿意接受他们的投降,他们就改变,撤兵回到部落里,而且愿意献出城内所有财宝。”
或许沙依德觉得信奉正教的亚美尼亚商人比他的人更容易和汉人沟通,但是他压根就没有想到,无论是过去的沙赫对异教徒的打压,还是昨天的屠杀,作为受害者的亚美尼亚人,更愿意和唐人“勾结”在一起。甚至都不需要王辅臣询问,信使就主动的介绍了城内的情况,与其说是信使,倒不如说是间谍,甚至还主动的告诉王辅臣,部落首领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到部落里。
对于投降这样的大事,王辅臣当然没有权力作主,他立即派人把信使送到陛下那边,从信使的口中了解了城内的情况后,
李过笑道:
“我大唐待人以宽,只要他们愿意投降,自然会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领兵返回自己的部落。”
随后,李过挥手说道:
“回去跟埃米尔们说一声,只要他们改信佛教,愿意投降,就是我大唐的良民!”
看,大唐多么开明。
甚至最后,李过还特意对信使说道,大唐保护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等非绿教的信仰,不强迫他们改变信仰,也不会课重税。
对此,亚美尼亚信使自然是千恩万谢的表示了感激。其实,他们对于唐人为什么让部落改信佛教的举动表示理解甚至赞同,毕竟,这里绿教遍地,不改……唐人睡不着觉啊!
通过长期的围困,李过甚至兵不血刃的就夺取了伊斯法罕,非但如此,甚至还把波斯的举国之兵给一锅端了,不得不说,佛祖保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