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可是关系于天下的大事,难道他们不愿意,你就让他们拒服徭役吗?”
“那岂不是天下的所有的百姓都可以不去?”
“若是出了灾害,这些百姓还凭什么抵御?”
“若是田地因为缺水,收成不好,百姓饿了肚子,这可是会要人命,又会让朝廷动荡。”
胡惟庸说了一堆可能会引起的后果,而且他还专挑的那些危言耸听的严重后果说。
这话是在质问孙和平,其实就是在提醒朱元璋。
现在孙和平犯的错误极其的严重,不砍脑袋不足以平民愤,也不能让海津那里的人继续如此。
若是其他的地方都有学有样。
大明会变成如何混乱不堪?
所以今天必须要以儆效尤,必须要严查此事。
孙和平知道自己的机会不多,而且这也有可能是胡惟庸故意陷害。
他没办法说清楚每个细节,只能是挑最重点的。
眼看护卫都已经走进来了,孙和平大声的喊道。
“可是海津百姓花了五十万两银子,上交给国库来抵消这一次的徭役。”
底下的文武百官震惊了,这五十万两银子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有一些穷的城市,一年的税收都不足五十万。
“这海津的百姓果然有钱,竟然为了躲避徭役拿出这么多的钱。”
“居然这么多,这还只是一次的钱!”
“这……这个事情不好说了,人家毕竟交了钱。”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什么玩意,难道钱就能代表一切!”
“陛下的旨意就是旨意,不是用钱能解决的。”
文武百官的反应不一样,有人认为这么多钱足以抵消徭役了。
那些淮西官员坚持陛下的尊严最重要,朝廷的法度是最大的。
如果用钱就能达成一切愿望,那岂不是助长歪风邪气。
朱元璋皱起眉毛,对着上来的御前侍卫比了一下。
原本上来的人要把孙和平直接扭走,现在他们的动作缓了一些。
孙和平见到有机会了,继续的解释道。
“百姓拒绝服徭役的钱,可以让别的百姓来做事情。”
“这叫做以工代赈,这样的话也能造福别的地方的百姓。”
“海津之前曾经用过这样的方法,取得的效果非常不错。”
“这既能够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又可以让这些百姓各取所需。”
“有人赚钱很高兴,有人不用服徭役也很高兴。”
“花钱雇人劳作,这人干起来更有劲,做的事情也更好。”
“因为他们是在为自己赚钱,当然会有更高的积极性。”
“他们这么做就成全了朝廷,也完成了各地的建设。”
孙和平快速地解释其中的缘由。
那些原本对孙和平印象不错的官员暗自点点头。
几个人还在小声地议论着。
“孙大人的头脑就是聪明,这个办法确实不错。”
“地方经济差的人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多赚一些补贴。”
“那些一天就知道嚷嚷,自己所管的地方是穷乡僻壤的人,这次有带百姓赚钱的机会了。”
“这确实是三全其美,而且又能达到共赢。”
那些早就惦记着海津的人,却不这么想。
他们还是在竭尽所能的反对这个方法,而且又在污蔑着孙和平。
“这是财大气粗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百姓说什么是什么,这个官当的还什么劲,这岂不是成了百姓的傀儡!”
“听陛下的话,这是作为臣子尽忠,百姓的话只能听利国利民的一部分。”
“这是有私心吧,恐怕这五十万两之外,还捞了不少。”
有人觉得五十万两是一笔极为庞大的数字,但是依然还在抹黑孙和平。
朱元璋看到抹黑的这些人大多都是淮西党一流。
其他的人倒是觉得这钱收上来了,总不能再让百姓继续地服徭役。
这么做可就没了公平性了。
朱元璋此时陷入了迟疑。
“就因为钱,所以不治罪了?”
“传出去朝廷名声也不太好听!”
“商人为了利益可以去争夺,难道朝廷也要掉进利益的圈子?”
朱元璋迟疑中又觉得好像是以往真是这样。
为百姓谋利就等于是为国家谋利,国家有了利益就会变得更加的强大。
只是可以这样想,却不能将这话这么说。
这样想的时候,谋的是天下的大利,而这样说的时候,却只是为小小的金钱。
看见朱元璋迟疑了,胡惟庸的心里暗道糟糕。
为了让朱元璋尽快下决定,胡惟庸赶紧说道。
“陛下。”
“孙和平先斩后奏,不管是否有理由,其心当诛。”
孙和平一听这话,怒骂道。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先斩后奏了。”
“这个事情我早就上过奏章了,上面有详细的说明和请示。”
一句话让议论的人都闭上了嘴巴。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众人都在猜测。
孙和平这时绝不敢说谎,因为这等于犯了欺君之罪。
这事情很好查,只要再把流程查一遍,再把奏章找出来就可以了。
上奏章肯定是涉及到几个人和环节,每一步都有公文交接。
所以这个事情做不得假,更何况海津离这里并不远。
这奏章也不会出现问题。
所以这件事情只有一个答案。
几个官员想通,目光定在了胡惟庸的身上。
难道是胡惟庸知情不报?
肯定是这样子的,毕竟所有的奏章都要经过他的手。
要是没交到他这里,孙和平又怎敢这么说。
越俎代庖?
这胡惟庸的胆子也太大了。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杀意。
底下人能想明白的事情,他当然能想明白。
这可是一个君王的大忌。
朱元璋神色冰冷的在质问胡惟庸。
“胡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每天的政务太多给忘了。”
胡惟庸这话说的轻飘飘,其实内心忐忑不安。
他没想到朱元璋会让孙和平说这么多话。
他更没想到这一路上将孙和平折磨的不清楚,眼神中都已黯淡无光。
但是到了这里依然思路清晰,然后还在垂死挣扎。
现在几句话就把麻烦加在了他的身上。
底下的文武百官听到胡惟庸的答案。
喜欢大明:朱元璋非要拉我拜把子请大家收藏:(www.akshuwu.com)大明:朱元璋非要拉我拜把子爱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