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卫平虽然困惑,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正是看中了这一点,阿狸、腾达等巨头才会在外卖业务上频频掀起补贴大战,就是要以外卖为抓手,构筑起本地生活服务的主心骨。
原时空的霉团。
不管之后业务怎么多元化运作,外卖也始终都是营收的大头。
如果再往前追溯,团购的兴起与火热,也是跟餐饮加入团购序列密切相关,从而极大地带动了团购概念的普及。
这便是吃货的力量。
对于普罗大众,尤其是对那些漂泊在外的打工人而言,衣食住行当中,吃跟住的消费占比一直都是最高的。
前者养肥了大小餐馆,后则养肥了大小房东。
嗯,更准确地说,大小餐馆,本质上其实也是在替房东打工。
不然怎么说。
大城市食物链的顶端,永远都是包租公、包租婆呢?
“如果仅仅从营收的角度看,你说的确实没错,餐饮确实应该是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但我以为,这恰恰歪曲了本地生活服务的内涵。”
张硕却有不同看法。
“愿闻其详。”
在张硕面前,裴卫平永远都是谦逊的,作为青橙的半个元老,他太清楚,青橙集团就是张硕一手缔造出来的。
青橙集团每个关键时刻的重大决策,也都是张硕做出的。
又哪里骄傲的起来?
“本地生活服务,说白了,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线下的服务搬到线上,替消费者打破信息壁垒,同时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
在外卖平台出现之前。
普通消费者想要知道,本地有哪些好吃的餐馆,价格、环境、服务怎么样,除非是资深吃货,其实是很难的。
点评类网站的出现,解决了消费者“知”与“不知”的痛点。
外卖平台则是更进一步,通过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也就是外送服务,直接将餐送到消费者手中,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
所以才能大行其道。
不止是餐馆,其他还有理发店、足浴等各类消费场所,通过线上搜索,不仅能够准确获取地址,底下还有“xx号大祭司不错”之类的点评。
咳,扯远了...
总之一句话,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让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成为了现实,继而变成如今司空见惯的消费模式。
技术无关乎好坏,平台背后运营的主体却是人。
准确说是资本。
而资本又是天然的最大化地追逐利润,这就会导则说,这么一种看上去很先进的“消费模式”,逐渐异化,继而发生扭曲、变形。
就像原时空的霉团、滴答之流。
平台作为信息的提供者,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信息的审核者,筛选者,以及信息的垄断者,任何一个环节都大有文章可做。
审核不过关或者故意不过关,就会出现黑心外卖。
故意筛选信息,就有了大数据杀熟。
垄断信息那就更恐怖了,平台消费者、商家两头通吃,化身互联网包租公,从消费者眼中的天使,变成了贪婪的屎壳郎。
张硕当初创立青橙的初衷,就是要打破这一魔咒。
青橙如果也跟着腾达、阿狸一起搞补贴大战,为了争夺用户而疯狂烧钱,那么最终,这些成本都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这是张硕所不愿意看到的。
可裴卫平的担心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这就要做一个取舍。
张硕作为企业最高决策者,他不能仅仅简单地否决下属提出的请求,还要在否决的同时,拿出补救措施。
否则就难以服众。
而张硕能想到的补偿,就是直指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内涵——要在服务种类上再做一些新的文章,玩出一些新的花样来。
最终目的。
就是对诺米典评、阿狸点评形成降维打击。
“正因为可以打破信息壁垒,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能够帮助消费者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痛点,比如说水电维修。”
“嗯???”
见大老板绕了一大圈,裴卫平、汪鑫还是一脸懵逼,怎么撤到水电上面去了,总感觉跟本地生活服务是南辕北辙的东西。
“很诧异吗?”
张硕继续说道:“在座的都是高收入群体,可能对此没有什么深刻体会,但是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家里的灯泡坏了、插座短路、水龙头坏了、马桶堵了,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遇到。自己能动手维修的可谓是少之又少,偏偏物业又不管,看上去都是芝麻大小的琐事,却往往成了消费者眼中头疼的大事。”
原时空张硕就是个屁民,自然是深有体会的。
换个灯泡勉强还行,可要是插座短路、水龙头坏了,那就只能找熟悉的水电工来维修,或者在物业群里求助。
然后就会有神通广大的邻居,贴心送上水电工的联系电话。
倒是也能解决,就是麻烦。
尤其是对租客而言,有些时候,是没办法加入业主群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