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早朝,暗流涌动。
谢庆善站在朝堂之上,只觉得浑身如针扎一般的不自在。
一夜之间,新盐竟被爆出出了问题,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明明看起来洁白如雪的新盐,为何会吃了拉肚子呢?昨天京都各地拉肚子的人不在少数,更多的是东城西城的富贵人家。
富贵人家人多嘴杂,也心明眼亮,不是一两句话可以糊弄的。
眼下新盐的弊端在私底下暗暗发酵,谢庆善有预感,肯定有头铁的御史会站出来指出新盐之事,谢庆善此时,只希望这件事可以缓和一二,最起码给他时间去捋清楚事件脉络,搞清楚新盐的问题,有了底气,他才能从容面对指责,而不是如今一问三不知的情况下,让人看出他的虚弱。
只需要一天,不,半天的时间,他就能找出办法,先稳住局势。
如往常一般来上早朝,却如同被黄钟照顶被底下人告知流言的谢庆善此时还有些发懵,同时心中暗暗期待。
“陛下,昨日京都上下人心惶惶,议论纷纷,隐约有瘟疫之说,又有新盐致腹泻的说法。今日微臣上朝,竟然看到西城大营的军甲用新盐化雪,这等奢靡之事,真是前所未有,绝不是我大乾所推崇的。其中若有内情,还请陛下明察,尽快张榜给京都百姓一个明白,否则发酵起来,民心不稳,影响恶劣。”
御史大夫纪诚向来是板着一张脸,嘴角总是紧紧抿着,微微下垂,鼻如鹰勾,眼带寒光,是百官便是看上一眼,都觉得扎眼的刺头。
眼下纪诚出面,语气冷酷,似乎在问责陛下,使得百官更加噤若寒蝉。
本来就因为流言心里发虚的众臣,此刻恨不得给纪御史磕一个,让他别说了,没看到早朝之初,陛下的脸色就紧绷着吗?风雨欲来之时,纪御史偏偏还要火上浇油,这火不知道要烧到谁的身上。
百官看似跟往常一样,实则都提着心,缩着脖子,放轻呼吸,等待陛下发作。
“谢尚书,你说,昨日京都人心惶惶,所为何事?”
陛下音色莫名的声音,让众人心下松了一口气。还好,有了背锅的,他们躲过这次暴风雨了。
就是可怜了谢尚书,一夜过去,从热门的阁臣候选,成了一头雾水的罪魁祸首,众臣暗暗瞥向谢庆善所在的方向,谢庆善神色凄然中带着惊惶,走出序列,躬身一礼。
“陛下,这件事微臣也是今日早朝,听百官议论,才得到一点消息。请陛下给微臣一天的时间,微臣一定查个水落石出,给陛下一个交代!”
若是往日,谢庆善这番话说的算是很有担当了,也没有拖延,只要一天的时间。但是这次,牵扯到瘟疫流言,又有新盐化雪这么大的动静,可以知道,待早朝过去之后,京都舆情必然沸腾。若是朝廷没有及时张榜布告百姓,还不知会有怎样的影响。
说不得,有心思谨慎的,会即刻出城躲避瘟疫,到时候城门拥堵,富人官绅逃出京都的现象,会更加惹得流言进一步动乱人心。
这般相互作用之下,别说一天,半天都等不了。
谢庆善的话音落下,上首皇帝久久不语,也让文武百官的心跟着悬在半空。只几个知道内情的,还老神在在,看着诸位同僚那惴惴的模样,好似看戏。
其中,就有陈侯。往日里都是文官胸有成竹,武将摸不着头脑,今日反过来,他看戏看得乐不可支。
“既然谢尚书还蒙在鼓里,那朕就找个明白的人过来,替你善后。传沈时宜。”
谨公公得令,站在承明殿的高台之上,“宣,沈时宜觐见!”
一身深绿官袍的沈时宜低着头,从承明殿门口脚步沉稳,一步一步的走到谢庆善身旁,撩起官袍,跪倒在地,“臣,沈时宜,参见陛下。”
就在刚刚,百官朝拜之时,沈时宜就来到了承明殿门口,等待陛下宣召。此时,她跟谢庆善一起站在百官中间,心中一片平静。
百官们虽心下惴惴,看着沈时宜这般“登堂入室”却还是有些扎眼。
“平身吧。沈司丞,谢尚书如今还摸不着头脑,你来给谢尚书解释一下,昨天发生了什么。”
沈时宜起身,恭敬的对着谢庆善一礼,才开口说到,“这件事,还要从前天下官跟尚书大人意气之争开始。前天下午,有十几名举子跟在下发生冲突,后来他们一起购买新盐,微臣当着户部诸位大臣的面意气使然,说要请回春堂的大夫上门问诊。昨天卯时末,便有回春堂伙计来禀告下官,十几名举子竟全部出现了拉肚子的严重症状,回春堂胡大夫素有名声,他认为事情诡异,可能是有瘟疫的嫌疑。于是下官便上报四皇子,四皇子觉得兹事体大,便跟下官一起见过陛下。为了不让流言传开,陛下便派陈侯跟下官一起,封锁消息,转移了十几名举子。后经查证,十几名举子是因为食用了新盐,才会腹泻不止。”
百官听到这里,不厚道的松了口气,这就好只是新盐,不是瘟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