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弥三战三逃,2年跑6800公里临阵脱逃成位“缅甸王”。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此时的国军早已失去开战时的绝对优势,短短半个月战场局势明显不利于国军,在国军徐州剿总的几位将领中第13兵团司令中将军衔的李弥接到命令:负责掩护主力撤退。
然而李弥并不想为了顾全大局让自己的部队受损。他深知接到这种苦差事是因为自己没有过硬的靠山,所以一看战局溃败李弥就已经计划好了逃跑路线。
李弥按照事先制定的的逃跑路线,率领第十三兵团轻装简行,在一夜急行军一百多里后成功甩开主力继续向西撤退。
当杜聿明知道李弥的行动后勃然大怒,但是木已成舟,杜聿明只能下令让李弥把军队带到总部附近待命。
而李弥此时就打起了太极,先让自己下面的第八军赶往总部看看情况,自己则准备继续逃跑,因为此时的李弥已经率军逃亡两天,一时半会也不可能等到所有部队赶到。
就在李弥待在原地左右为难时接到消息,自己的42师被包围了。42师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这可是李弥兵团里的精锐,李弥立刻派出空军在炮兵的远程配合下帮助42师突围。然而42师这支美式装备的精锐很快就被歼灭,剩下的象征性的抵抗后就原地投降了。
1949年1月7日,李弥兵团司令部驻地被攻占,此时的13兵团其余部队还在抵抗,李弥这时带着几个随从连夜逃窜。
在夜晚李弥迷路后误打误撞跑到了自己下属九军三师的阵地上。然后李弥才知道,解放军正在收网,马上就要打过来了。面对这天罗地网,李弥心生一计,装自己要投诚起义,为自己拖延逃跑时间。
当收到命令的三师师长带着李弥的投诚约定去和解放军谈判时,李弥当晚就带着一名亲卫逃跑了。李弥找到了一名商贩,把自己装到麻袋里,到达鲁东境内,然后经过青坐船前往南京。
从这时起李弥才开始慢慢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一直到后来的缅甸王。
回到南京的李弥不仅没有被追责,反而又被任命为第十三兵团司令同时兼任第八军军长。
但这只是个空头衔,因为这个新的第十三兵团根本就是没有兵可用,自己就是个光杆司令。
此时李弥无心恋战,他知道国军大势已去,于是挂着第十三兵团司令的头衔一路南下,沿途收拢残兵败将。但解放军也正追击南下,于是李弥避其锋芒一路向南逃到云南扎根。
眼看云南马上被解放,李弥直接带着部队开赴缅甸北部。幸运的是李弥曾经在远征军任职,对当地地形十分熟悉,而且当地的土司对国军也很有好感。李弥率领的一千多名溃兵暂时安顿在缅甸北部。
本来李弥可以继续在缅甸北部发展势力,但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李弥一看国军全部逃到彼岸,于是李弥再次丢下部队溜之大吉。
李弥留下的部队自然无法跟着李弥一块走。但毕竟占据了缅甸的地盘,于是在1950年缅甸组织了六千人在空军和火炮的配合下装备驱赶这些残兵。
然而,虽然这些残兵败将打不过解放军,但毕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被赶回去要和解放军作战,二选一自然是打缅军轻松一些。
令缅甸方面没想到的是六千缅军被这些国军残兵打得连连倒退,甚至损失三架战机,当时整个缅甸都没几架战机。这些残军乘胜追击,连连攻克缅甸大量地区,几个月下来缅甸北部都没有缅军的立足之地。
远在彼岸岛上的蒋听到这则消息后顿时感觉大有可为,于是派遣李弥再次前往缅甸收复这些残兵败将。
此时在云南的土匪溃败也被解放军打的往缅甸逃窜,李弥趁机把这些残兵全部收拢,此时美蒋的物资援助和军事装备也已经到位,李弥又大肆招兵买马,很快就集齐了两万人的军队。
此时的李弥感觉自己腰杆子又硬了,竟然想完成常凯申没有完成夙愿。1950年5月20日,李弥指挥一万大军进攻云南,很快这伙军队就攻克了好几座县城,深入境内一百多公里。这时候李弥彻底感觉自己又行了,然而他哪里知道,这正是解放军的诱敌深入之计,为了防止一打他们再往缅甸逃窜。
当解放军一开打,这支打遍缅北无敌手军队迅速溃败。虽然这些国军残兵打仗不如解放军,但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士兵,脚底抹油的功夫丝毫不差,竟然在解放军切断他们后路时仍然在崎岖的地形上不分日夜的狂奔,最终大部分残军顺利逃回缅甸北部。
没过多久李弥整顿好军队后再次卷土重来,结果又很顺利地被解放军打回缅甸北部。这两次失败后李弥终于明白了自己几斤几两,打缅军还行,和解放军打还差些火候。于是李弥打消了反攻的想法,准备安心的在缅甸发展自己的势力。
1953年,缅甸方面再也坐不住了,这次准备下血本,说什么也得消灭这些国军残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