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当然还不清楚,自己本意只是想要解决直升机国产化率问题的随后一个电话,会给整个华夏的汽车行业带来一场大地震。
此时的他,又一次出差来到了盛京。
因为112厂负责总装的前两架歼11下线了。
当然,毕竟只是总装而已,本身的难度不大,112厂和601所最近这大半年来的主要精力,其实是放在整理和翻译跟苏27飞机有关的技术资料,以及跟苏霍伊方面的专家讨论下一步的改进方向上面。
本来这倒不算个什么大事,厂里也没准备搞什么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不过常浩南上辈子一直没亲眼见过国产的歼11系列战斗机,正好趁这个机会去解解眼馋。
还是联航的图154m,还是桃仙机场,只不过同行的人变成了保护常浩南安全的朱雅丹。
作为飞行器设计专业出身的博士,姚梦娜终究是个正常意义上的天才,很难像常浩南一样在内流设计(航发)和外流设计(气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进行无缝切换,因此她在协助完成了torchmultiphysics的初版开发之后,并没有选择跟随常浩南一起参与太行项目的研发,而是选择加入十一号工程,负责对歼11技术资料数字化,以及生产工艺改进工作。
所以实际上,这段时间以来,姚梦娜本来就一直呆在盛京。
至于徐洋,她对飞机的兴趣其实并不大,目前还在研究那个可以定向修改gps定位数据的算法。
从桃仙机场下飞机的流程,对于常浩南来说几乎像是吃饭喝水一样快成了本能。
照例,有一辆车停在门口等着他。
112厂的副总工程师何明亲自前来接机。
他和常浩南也算是老相识了,见面之后只是握了握手,便分别坐上了车子两边的后座。
“何总,你们厂这段时间的条件看起来好了不少啊。”
东北早秋的清晨已经有些寒冷,常浩南紧了紧身上的外套,环顾了一周车内崭新的装饰之后说道。
前几次他去112厂的时候都是坐的212吉普,而这次已经换上了一辆崭新的捷达王。
虽然也不算是啥好车,而且大概率是一汽支援兄弟单位的公务版(极限简配版),但再怎么说也是个正经的乘用车,比过去的212舒服多了。
另一方面,姚梦娜和他通电话的时候,在讨论技术问题之余也会聊起一些生活上的闲杂事情,根据前者的描述,112厂的伙食要比一年前强得多,至少除了早饭之外顿顿都能见着荤腥……
“那肯定啊,这半年,国内的订单数量就不少,再加上波斯那边升级f4的单子,虽然这些钱不是直接落到我们厂里,但终归是比以前宽裕多了,至少职工工资和福利都能保障起来,伙食费也从6块3涨到7块9……”
何明作为全厂的副总工程师,除了技术方面之外,还要负责不少管理组织工作,对于这些东西可以算是烂熟于心。
只有把职工的后顾之忧给解决了,才能把人留下踏踏实实工作。
在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谈之中,车子很快开到了北陵机场,112厂的总装车间附近。
“又回来咯……”
常浩南打开车门,从后座钻出来,紧接着深吸了一口盛京郊区的新鲜空气。
他重生之后第一次亲眼见证一个新型号的首飞就是在这里,是经过大范围修改设计之后的歼8c03号原型机。
如今将近一年时间过去,无论是常浩南本人,还是112厂,乃至整个华夏的航空工业,都已经算得上今非昔比……
“好久不见,师弟。”
姚梦娜显然已经在这里等了有一段时间,见到常浩南下车之后便迎上来,主动打了个招呼。
“好久不见,这边的项目还算顺利么?”
之前虽然也有过电话交流,但跟项目的问题毕竟不如面对面沟通来得直接。
“还好吧,都是我比较擅长的部分,数字化设计和生产,还有结构分析什么的。”姚梦娜轻轻耸了耸肩回答道:
“我们已经开始着手把国产化歼11机体隔框的生产工艺从焊接改成整体锻压,另外增加了一些复合材料用量,不过这些都得等到至少第三批飞机才能用上了,前两批的技术条件都和共青城产的原装货基本一致。”
就在二人聊天的功夫,一架黄色机身、灰色雷达罩的飞机已经从总装车间中被拖了出来。
机头上照例绑着大红花。
常浩南现在甚至已经开始适应这个土味审美了,第一眼看上去竟然觉得还不错。
之前他在香洲航展上也见过苏30mk,但当时因为一直很忙,所以也没机会细看,现在走到近处,才直观感觉出这架飞机的体积之夸张。
不过眼尖的常浩南很快发现,这架飞机实际上已经跟之前的进口苏27sk有了一点点不同。
“你们把翼尖挂架给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