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的预测很快就成为了现实。
实际上,早在盟军行动开始之后不久,巴方便分批次派出伪装成平民的武装人员,进入控制线附近的交界地带构筑防御阵地和哨所。
按照他们的计划,这本来应该是一次力图趁着所有域外大国注意力都被汇聚在巴尔干半岛时,以最快速度达成既定事实的突袭行动。
正如北方大国在1962年所做的那样。
但是,盟军行动开始的突然性实在太强。
因此巴军在3月25日时并没有做好准备,只能硬着头皮开始任务。
而盟军行动的结束,突然性则更强。
没有人能想到巴尔干危机会以那样离谱的方式结束。
换句话说就是。
巴方的整个计划,完全崩了。
这让本来占据着大约一千米高度优势的巴方地面部队反而炮战中吃亏,甚至连前些天打出来的优势战损比都在逐渐减少。
处于相对制高点上的巴方观察哨其实早就观察到了对方火力发射的位置,只是苦于没有反制手段才保持了沉默。
很快阿斯拉姆看到了前方右侧山坡上一处标志性的c型石阵,这是航线规划中最重要的地标之一。
一来,他们为这个计划已经策划了半年有余,。
而巴方武装的形势则急转直下。
不过很快,回过神来的印军逐渐开始动用包括坦克和火炮在内的重装备进行还击。
阿斯拉姆每隔几秒钟就会向飞在前面大约2.5公里的僚机通报前面的地形情况、
他们原本以为,计划的最大难题应该是在完成跑马圈地之后,应对域外大国的干涉,因此才选了这么个时间点。
锡亚琴冰川,西麓,萨尔托洛山。
所以,攻击航线只能是沿着冰川之间的谷底,绕过山脊,从反方向进行投弹。
在这片地球上环境最复杂的山区中,卫星定位系统的信号稳定性和精度都很不尽如人意,因此还是需要像上尉这样的精锐飞行员发挥一些基本功。
无线电中传来了僚机清晰的回答。
因此,冲突的升级,已经无可避免。
哪怕最终要撤,也得干点什么再撤。
跟正常的双机编队相比,这两架飞机的间距相当远,甚至在进行一些大角度的转弯时,前机还会短暂脱离后机的视野。
而今天,他们的反制马上就要来了。
而另外一个不太寻常的地方在于。
两架来自第16“黑豹”中队的强5iii正在两条山脊之间的沟壑中高速向北穿行,每一架的机翼和机身下方都挂着总共6枚mk82航弹。
但实际上,计划几乎在第一步就卡住了。
在被发现之后演变成了一次对峙。
“黑豹二号收到,正在爬升,投弹保险已经打开。”
……
因为巴方大大高估了自己陆军的战斗力。
所以肯定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滚蛋。
“黑豹二号,现在减速,爬升到450米,在下一个山口处向左转向180°,然后进入攻击航线。”
清晨。
按说到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如何体面收场了。
这里的450米,显然是无线电高度仪显示的离地高度,而非绝对海拔。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麻烦,空军参谋部制定了一个使用强击机对敌方火炮阵地进行打击的计划。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上面两件事情并不重要。
他在无线电中对前面时隐时现的僚机下达指令。
二来,刚提刀上洛的新领导人也需要一些胜利,至少是宣传上的胜利来给自己增加威望。
由于对方的阵地部署在一个反斜面上,因此直接向东翻越山脊轰炸的成功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不远处的锡亚琴冰川后面就是华夏,万一炸弹甩过了界,麻烦可就大了。
这是一个风险颇高的计划,不仅在于对方可能存在的防空武器,更重要的是,用两架缺乏地形回避跟踪能力的强击机进行长距离低空飞行,本身就十分考验飞行员的水平。
但是。
此时,长机飞行员瓦卡斯·阿斯拉姆上尉正一心二用地一边扫视两侧的群山,一边时不时低头查看放在大腿透明口袋里的飞行路线图。
所谓突袭完全没有达成突然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印军完成部署的重型炮火对几个前沿据点进行了密度不高但接连不断的骚扰性炮击,而巴方却几乎不可能在交火状态下沿着己方所控制的山脊穿越控制线运输同等级别的火炮,肩扛马驮运过去的120mm迫击炮则因为射程过短,完全没有还手能力。
起初,占据地利优势的巴军还能够占据优势。
这个编队的长机,是后面那架。
根据计划,在接近目标之后,将会由僚机首先发动攻击,而他则作为补充,根据第一轮投弹的结果决定后续动作。
虽然说是在山脊“之间”飞行,但实际上两架飞机的高度还是要比山脊线略高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