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记者会之后的稍晚些时间,常浩南回到卧室打开电脑,准备按照约定,把三种语言版本的证明过程,以及一份并未在arXiv上面发表的说明文件发给唐林天。
虽然他本人从一开始就基本确定自己的证明过程无误,但京航大学作为一个严肃的科研机构,肯定还是要等到结果确定下来再把成果挂上去。
提前开香槟的话,就算后来证明香槟并没有开错,也总显得有些不够矜持。
不过,在打开邮箱的第一时间,常浩南就被里面的情况给震惊了——
因为服务器资源问题,绝大部分邮箱都会设置一个储存容量上限。
在千禧年附近,这个上限基本上在几百MB到几GB的水平。
考虑到这个年代的邮件本身也不支持太大的附件,所以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很难保存这么多的邮件。
但常浩南却做到了。
在把论文上传到arXiv上面的时候,他也没想太多,就习惯性地把自己之前几次投稿时用的那个学校邮箱给附了上去。
结果么……
可想而知。
由于这几天接收到的邮件太多。
他的邮箱空间,爆掉了……
当然,也不是说爆掉之后再发过来的邮件就没了。
如果及时处理,仍然能从服务器端排队进来。
但总归还是很夸张……
“woc,失策了……当时应该专门注册个新邮箱的……”
常浩南一边感慨着“这场面我真没见过”,一边开始检查里面有没有夹杂着什么重要的内容。
实际上,从发件日期来看,他的邮箱其实早在三天前就已经被填满了。
而那个时候,因为最终的审稿结果还没有出来。
因此给他发邮件的绝大多数都是常浩南没听过的人。
比如某某学校数学系的学生或者研究员,询问他能否针对论文中的某处地方进行解释之类。
毕竟是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所谓“简洁易懂”,那也是相比于上一世佩雷尔曼那个别人用了三年才理解的方法而言。
门槛还是有的。
不过这一类邮件倒是不用回。
因为很快就会有能看懂的人去给他们讲。
而除了这最主要的一类以外,剩下的就没什么规律了。
有单纯打广告的、有宣传新创办的学术期刊的,甚至还有几个来自不同国家学生发来了自己的个人资料,并询问能否到常浩南这里深造……
说实话,其中有一个的简历还真是不错。
而且,对方还在邮件中表示,尽管数学界目前还没有得出结论,但自己已经阅读完了全部内容,并非常确信证明过程的正确性。
更重要的是,她发现论文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设置的恰到好处,完全看不出一般数学论文中大量的思维跳跃,和描述新理论框架时的混乱表述,因此对作者别具一格的写作方式非常感兴趣,遂希望能在今年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到常浩南的课题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说实话,看完之后,就连常浩南也有点动心了。
只可惜他的课题组性质实在特殊,没办法随便招收外国留学生。
不过,在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他并没有像其他邮件那样直接丢进回收站,而是专门给这名叫玛丽安·米尔札哈尼的学生回信,肯定了对方的过往履历,但表示数学研究目前还只是自己的个人兴趣,因此并没有招收这一方向研究生的计划。
本来他还准备向米尔扎哈尼推荐论文的另一位作者佩雷尔曼,但考虑了一下之后还是作罢。
毕竟后者正是对方口中“思维跳跃”写作方式的集大成者,哪怕是同行看了都直呼离谱的程度……
而随着常浩南清理出邮箱的空间,一些最近几天发出的邮件也陆续从服务器端被传输进来。
实际上,审稿团队只用三天就基本看懂了整个证明过程,而后面四天只是因为觉得过于离谱,才又进行了多轮重复检查和确认。
只是为了避免再搞出怀尔斯那次的情况,所以在最终出结果之前都没有披露给媒体而已。
但数学界内部,其实是早就得到了风声的。
所以,这一阶段发到常浩南邮箱里的邮件,就已经有很多重量级的内容了……
“他们还真是积极……”
常浩南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面前呈2*2排列开的四个网页。
上面是四大数学期刊几乎在同一时间给自己和佩雷尔曼发出的约稿邀请。
内容无一例外,全都是关于庞加莱猜想的证明。
其实正常来说,不同期刊之间虽然有竞争,但考虑到学术圈的形象问题,也不至于从友商嘴里面抢食。
那样吃相太难看了。
所以最初几天,大家都以为这篇论文被投稿到了别处,所以还相安无事。
但在意识到这篇论文实际上并没有被投稿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所有人都能预料到,这篇论文肯定会像沃森和克里克那篇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一样,被几十上百万的后来者所引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