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常浩南一心扑在AE1500发动机和柔性转子的研发上面时。
同样在镐京。
阎良机场。
包括梁绍修在内,大约二三十号人在停机坪上列成一队,齐齐向东方的天空中看去。
显然是在等待着什么。
很快,一架体量不大的小型飞机出现在天际线上,迎着夕阳缓缓下降。
几分钟后,飞机后轮轻盈触地,伴随着短促而尖锐的摩擦声,在刚刚修缮完成的跑道表面上留下了一道黑色的橡胶痕迹。
直到这时,多数人才终于看清楚了眼前这架飞机的外形。
从布局上看,跟常总经常乘坐的那架挑战者601有点像。
但纤长的姿态显然比后者优美很多。
当然,尺寸也大上不少。
甚至乍一看上去,跟镐飞集团参与制造的C808支线客机也差不了太多。
趁着飞机还在跑道上滑行的功夫,有人低声凑到前排的梁绍修耳边:
“梁总,这就是咱们要改造的那架飞机?”
“对。”
后者点了点头:
“常总……呃,常院士他们和达索集团携手打造的型号,我看数据是能在特定情况下平飞达到马赫数0.92,航程更是有一万两千公里……”
“……”
作为一架已经投入有限商业运营的民用飞机,猎鹰8Z的数据已经被宣传得满世界都是了。
不过,这些大而无当的参数对于平台改造工作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而真正核心的机体,以及翼核相关参数,别说是镐飞集团,即便是参与了研发的航空动力集团,此前也始终没有拿到过完整版本。
但现在,为了预警机的研发进度考虑,法国人显然已经不太坐得住了——
不要小看这架起飞重量不到40吨的公务机。
这是华夏过去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虽然猎鹰8Z的起飞重量并不比一架满油满挂载的歼11B或者歼轰7A大太多,但客机和战斗机在总体设计和制造要求方面的区别很大。
比如在原来的时间线上,ARJ21在设计过程中就有不少国外企业和机构参与。
而如今,虽然借助C808和C909,华夏已经提前掌握了基础型干线和大型支线飞机的制造,但毕竟拿的还是别人现成的设计方案,再加上沪飞的研发能力也不太足。
属于只知道怎么造,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造。
所以法国人提供的这些资料,还是有相当大意义的。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的功夫,这架刷着华夏国际航空涂装的飞机就已经跟随引导,停在了距离他们不远的机位上。
早已准备好的牵引车赶紧开过去,从上面跳下来几个工作人员,把牵引杆连接在了前起落架上。
在机上人员下来之后,他们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把飞机转移到预先安排好的总装车间内。
就在那架仍然在测试当中的空警2000隔壁。
很快,飞机舱门向下打开。
但首先从里面走出来的,竟然是个华夏面孔。
紧接着,才是迪迪埃·卡索雷率领的达索和泰雷兹联合代表团。
作为联合研发的产品,后两者也将在镐飞集团全程参与原型机的改进工作。
还是梁绍修首先认出了那名华夏人:
“刘总师?”
他迎上前去,和对方握了握手。
而法国人则顺势交给了接待部门的同志负责。
“您怎么还亲自跑一趟?”
刘永全有些无奈地笑了一声:
“嗐……这架飞机的来头特殊,我得亲自过来和你们交接才行,另外还有几个仪式需要我做代表参与……”
听到这里,梁绍修才又一次次注意到了飞机上的涂装:
“说起来,这架飞机怎么看着是国航的?”
前者摆了摆手,凑到近前压低声音道:
“其实跟国航没什么关系……上面有想法给专机单位更新一批中小型的公务机,这架算是达索交付给我们做先期试运营的,只是挂了个CA的注册号而已,但是因为你们这边要得急,没办法就把它给临时拉过来了……”
由于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自己的客机,因此华夏的专机单位建设也是历经波折。
一直到前些年,34师的两个专机团都在靠老式的波音737-200、图154M和挑战者601顶着。
至于高级别首长出行,则是直接从国航临时抽调波音747进行改装。
不是没想过要搞专门的空军一号。
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直到今年,才开始把34师装备的一部分图154M给换成C909。
至于可靠性相对较高的737-200,则还要继续发挥余热。
估计要等到国产型号的出勤率得到验证之后才会被彻底取代。
而现在总算有了一种合作研发的公务机,显然也到了该把那几架二十多年机龄的挑战者601换掉的时候。
不过现在看来,这方面的需求显然不如预警机更迫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