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如同桥梁左右两端修建有阶梯的斜坡,都被挖了一个半圆一样,左前左后、右前右后这四处台基,也全部都出于美观的考量,而被挖了半圆形的桥洞。
凸出的台基三面临水,剩下的一面则需要直接和桥身相贴,因此,在给这四个台基挖半圆形的桥洞的时候,直接面对流水的那三个面每一面都挖了一个,而与桥梁主体相贴的那一面则并没有挖洞。
每个台基各自拥有三个半圆形的桥洞,桥的两侧斜坡各自拥有一个四分之一圆形的桥洞,再加上最为中央的那个亭子所“踩”着的那个桥洞,五亭桥在非常有限的距离范围内,一下子就拥有了面朝不同方向的总共十五个桥洞。
桥面上,为了能够把五个亭子串联在一起,从半空中向下俯瞰呈现出“H”形的屋顶,其实就如同故宫博物院的午门一般,是使用只有一前一后两个坡面的廊,连接在一起的。
由于亭子之间,彼此的距离都不算远,因此,将左边两个亭子连起来的廊,以及将右边的两个亭子连起来的廊,还有将左右两条廊连在一起的中间的那一道廊,它们的距离其实都不长。
“其他那些,一座桥上只配备有一个单独的亭子,或者说是一座桥上修建了三座彼此相互分开的亭子的亭桥,从建筑结构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并没有多么独特,和五亭桥比起来那可真的是差远了,根本就没有作为范例被拿出来进行研究的必要。而廊桥,相比起亭桥来也并没有更加高端或者复杂,不过就只是把长廊修建在了桥上而已。”
拙政园所拥有的这座长度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小飞虹,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这座桥如同一条小小的彩虹一般,飞跨在水域两端。没有将它修建成为四平八稳的平桥,反而让修建在它上面的长廊。也拥有了高低起伏的弧度,当初的修建者将这座小小的桥,修建成了拱桥加长廊的模式。
桥面上所修建起来的、一前一后两个坡面的屋顶,每一面屋顶下面都拥有四根柱子作为支撑。四根柱子当中位于左右两端的两根柱子,其实已经立在了水域两端的岸上。因此,四根柱子当中,只有中间的两根下方,才拥有立在水面当中的石头桥墩。
整座桥上所拥有的全部共计八根柱子,注定了不会让其上只拥有一前一后两个坡面的屋顶,覆盖多么大的建筑范围。因此,假如逛园子的时候忽然之间迎来了从天而降的瓢泼大雨,那么,身边没什么人和自己争抢躲雨的地方还好,但凡自己的身旁有上那么十来个人,这样一座小小的桥梁就根本没办法让其上的屋顶给所有这些人遮风挡雨。
“除了前面所说到的这几种桥以外,就没有其他更多的类型了吗?在车子还不能够飞起来的年代,大街上非常常见的人行过街天桥,这种模式在园林当中没有任何运用吗?”
“你说这一种啊,这种桥在古代的时候倒是确实存在。两座彼此之间的距离较近的建筑物,都是拥有至少二层结构的楼阁类建筑,并且,为了方便他人的通行,垂直于两座建筑物连线的方向,刚好拥有一条道路。为了能够让分别进入这两座建筑物的人在爬上楼之后不需要必须得下楼才能够到达另外一座建筑物内,在二楼的部分修一座将两座建筑物的二层连接在一起的天桥,确实不错。”
“只要同样将这座桥修成廊桥的模式,就能够让使用者在穿行的过程当中被屋顶遮风挡雨,这样的过街桥梁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年代,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承重问题,因此一般都体量不大,很是纤巧。但是,也正是因为过街桥所拥有的这种建筑外型,注定了这种桥不管是在广阔的皇家园林还是在小巧的私家园林里都不会受欢迎。”
“为什么?我觉得这种桥非常的有意思呀!完全用不着下楼就能够在不同的建筑物之间奔跑穿梭,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而言是多么有趣的玩具啊!”
为了能够增强趣味性,甚至于都根本不希望这样的桥拥有屋顶和护栏,小盘觉得有意思的,与其说是将两座建筑物沟通在一起的过街桥,还不如说是搭在两个建筑物上的一块长木板。能够让使用者在充分感受到趣味的同时,也不至于如同走钢丝一般,需要面对太大的难度。
“有趣?小盘你所说的这种有趣,对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而言,其实都是不需要的。”
皇家园林讲究气势雄浑,因此,在建筑体量比较宏大的地方,这种因为承重性考虑必须变得轻巧的建筑,根本没有办法和两侧雄伟的建筑物搭配在一起的。更何况,横跨在半空当中的过街桥,会在视觉空间上起到阻挡视线的效果,进而让这个空间变得逼仄。
皇家园林本就讲究气势雄浑,在需要拥有开阔空间以及广阔视角的地方,让这样的建筑物跳出来遮挡视线,阻碍整个空间所拥有的视觉连贯性,这很明显是一种造园上的失败。因此,过街桥没有办法受到皇家园林的喜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