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这种建筑物从建筑结构的角度来进行划分,其实是拥有很多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的。
位于建筑物最下方的是塔基。这个部分光看文字就可以看得出来,是整座建筑物的地基。塔基总共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被埋在泥土下方的基础,有的时候直接连通着被建造在地面下的地宫。而另外一部分则为于泥土上方,是人们能够看得见的基座。
早期的宝塔,它们所拥有的基座都较为低矮,就好比将一个花坛环绕起来的石砌边缘一般,光是从视觉上来看,就可以看得出它根本不是建筑物的重点。但是后来伴随着宝塔的建筑风格的变化,基座这个部分成为了越来越不可忽视的要点。
应县木塔所拥有的基座,就是总共两层的石台。位于上方的那一层完美地契合了整座宝塔所拥有的正八边形平面结构,而下面的那一层则有着与之不同的形状。这种非常规整并且宽大的石台,瞬间就让宝塔如同矗立在宽大台基上面的殿阁一般,显得相当正式与尊贵。
基座的上方就是塔身。这个部分作为宝塔最主体的区域,可以说除了屋顶最上方的结构以及基础以外,其他所有的建筑构件全部都可以划归到这个部分当中。
根据使用建筑材料的不同,以及建筑物的建筑结构的不同,这个部分可以说得上是变化万千,每一座宝塔都各具特色,需要结合整座建筑物来加以讨论。
而除开了塔身这个部分以外,剩下的最后一个结构就是塔刹了。
同样都是攒尖顶的建筑,不管是建筑规格非常高的天坛祈年殿,还是随处可见的各种方方正正的小亭子,这些建筑物的屋顶,全部都让它们所拥有的斜坡汇聚在了同一个地方。
这个汇聚而成的焦点,并没有进行什么非常繁复的装饰,看上去造型质朴简单,并不会显得与整个屋顶格格不入,但是,宝塔所拥有的屋顶,就和这些普通的攒尖顶建筑物不一样了。
塔刹这个部分,就是直接矗立在宝塔所拥有的攒尖顶屋顶的汇聚处的。这样两个字听上去好像非常的简单,但是事实上,这个结构部分却同样可以被划分成为好几个不同的构件。
塔刹所拥有的基础当然就是刹座。这个部分作为巨大的塔刹的基础,负责将上部的结构,与宝塔的屋顶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
由于宝塔这种建筑物与佛教之间紧密的联系,以及佛教所拥有的各种佛像经常会使用到莲花这个要素作为装饰或者干脆就是菩萨所端坐的宝座,因此,莲花这个要素同样也被用在了塔刹上。
将刹座进行装饰性的雕刻,有的宝塔会选择让莲花的花瓣指向天空。这种如同菩萨所端坐的宝座一般的造型,就被称之为仰莲。有的时候光拥有这样一朵面向天空的莲花还不够,建造宝塔的工匠以及设计师,希望能够在这朵莲花的下方再加上一朵莲花,于是,俯莲也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这一朵莲花将自己的面孔朝下,仿佛如同水面上一朵莲花所形成的倒影一般。两朵莲花背靠背,共同装饰了刹座,而刹座上方的部件,则种类繁多,组合搭配的套路也多,要根据设计师以及整座宝塔所应该发挥的作用进行变化,不能够一概而论。
宝顶,也被称之为宝珠,这样一种结构是比较简单的。有可能是球状,也有可能是被磨平了尖角的水滴状,或者是其他与之类似的,但是终归可以被概括成为一颗珠子的形状,这样的构件就被称之为宝顶。
相轮,这则是刹身最为常见的建筑部分。从形态上来看,类似于玩套圈游戏的时候,将好多个完全不同的圈,套在了同一根木头小棍上,这些圈当然会在建造的过程当中保持两两之间的合适距离。
从整体形态上来看,呈现中间大、两端收缩的纺锤形状,相轮起着敬佛的作用,因此假如不是宗教建筑,那么这样的宝塔其实可以不装这样的刹身。
根据宝塔的建筑结构以及该座寺庙的等级,相轮可以拥有不同的圈数。少一点的也许只拥有个三五圈,多一点的则能够达到十几圈,而拥有十三圈的,又被称之为“十三天”。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种圈圈挨圈圈的塔身,仰月也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类型。就如同前面提到的莲花一般,仰月使用的,是月亮作为要素。一般而言会选择拥有漂亮曲线的新月,随后让这样一道弯钩,如同自然存在的月亮一般矗立在宝塔的最高处,这样一轮弯弯的月亮是不能够躺平,如同一个微笑一般的。
躺平了就不叫仰月了,并且看上去也会更加带有一些阿拉伯的风情,因此,仰月顶多就是微微旋转了一些角度,让原本应该垂直立在天空当中的部件,如同稍稍后仰并且抬起了头来一般。
应县木塔所拥有的塔刹,可以说是进行了非常复杂的搭配组合,不但包括了上面所提到的仰莲、宝珠、相轮、仰月,与此同时还拥有宝盖、圆光等构件,从整体形态来说可以说得上是非常的高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