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识夏拔出桌上的饮涧雪,剑身光亮如镜,没有一丝一毫的瑕疵,清晰地映出沉舟的泪眼。沉舟不明所以地看着剑鞘中流出的一线寒光,又转过头去看楚识夏。
“我不知道我二哥是从哪里找来这把剑的。一晚上了,楚林他们每人砍卷刃了至少四把刀,饮涧雪却毫发无损。剑本身不擅劈砍,师父所创的沧流剑法以‘来去如潮’着称,说是剑术中的霸王枪也不为过,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剑是会断的。
江湖上盛传剑圣当剑买酒的逸闻趣事,李卿白嗜酒是一方面,他换剑比换鞋还勤快又是另一个方面。对剑圣而言,用什么剑都一样,因为没有剑能承受暴烈如沧流剑法。
“师父曾说,他穷极一生都在找能配得上沧流剑法的铸剑师。只有最完美的剑才能将沧流剑法发挥到极致。”楚识夏一字一顿道,“你了解山鬼氏,山鬼氏也同样了解你。而你只学到了沧流剑法的皮毛,沉舟,你杀不了他们。”
沉舟咬着牙,罕见地流露出杀气,“你怎么知道我杀不了他们?就算他们了解我,我也不怕。”
“可是我怕。”楚识夏平静道,“你提到洛氏的时候,一口一个‘我们’。沉舟,这场战争结束的时候,你真的能脱身吗?虽然你不愿接受洛氏的姓氏,可是你渐渐认同、融入他们了。”
沉舟愣住了。
楚识夏眼中的怜惜、悔恨和哀伤那么深,那么复杂,几乎要将他淹没。
“我后悔了,我不该让你去洛释身边。你是自由的,你不属于任何人。”楚识夏抚摸着沉舟如玉的脸颊,不无沉痛道,“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该是你的枷锁。”
“你不能再陷下去。”
“就让洛氏和山鬼的宿仇在此夜终结。”
“这件事,必须由我来做。”
——
徐砚为皇帝奉上一封名单。
皇帝很赏识徐砚。
徐砚少有才气,出身才名兼备的霍氏一门,身后还没有血缘复杂的世家大族。难能可贵的是,徐砚沉得住气,能耐下心来在翰林院中打磨而无丝毫焦躁、半句怨言。皇帝在徐砚身上看到许多史书上忠臣良相的影子,仿佛牵系着大周未来的命脉和自己将来的丰功伟绩。
所以在此兵荒马乱的时刻,皇帝仍然愿意接见徐砚。
“这是什么?”皇帝潦草一翻,在名单上发现许多熟悉的人名。
“是臣私下整理的陈党名录。”徐砚拱手躬腰,沉声道,“名录后附有陈党勾结的证据,名录上不少人,今日仍在宫中。”
裴璋和徐砚为整理这一卷名录,拍着桌子,爆发了不少次争吵。徐砚认为除恶务尽,有任何蛛丝马迹都不应该放过;裴璋责备他矫枉过正,太过愤慨反而失却理智的判断,伤及无辜与陈党何异。吵到最后楚识夏最先受不了了,把饮涧雪往桌子上一拍,说你们再不好好说话,我把你们埋雪里清醒清醒。
皇帝不寒而栗。
摄政王带着他的好外孙兵临城下,竟然还在宫中留了这么多眼线?皇帝遍体生寒,只觉得空气中都弥漫着阴谋的气味,不能自已地抓皱了名单,身子微微颤抖起来。
“如今正是根除陈党的好时机,若等战胜逆贼,难免又有见风使舵之辈掩埋罪证,推脱狡辩。”徐砚道,“往陛下三思。”
皇帝深呼吸两口气,按捺住恐惧和怒火把名单仔仔细细地看了两遍,确认白焕起兵当夜,名单上的大部分人都在宫中——要么他们觉得皇帝根本发现不了他们的用意,要么有恃无恐,觉得摄政王必胜。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对皇帝的蔑视。
他仿佛又回到登基当天,被满身珠翠的太后扶着手登上龙椅。他转身接受群臣跪拜,山呼海啸,万民臣服,唯有摄政王立于玉阶下,浅浅躬身。被人控制、压迫得喘不上气的感觉重临皇帝心头。
皇帝忍不住砸了个茶盏。
徐砚没躲,茶水溅了他一身。
“羽林卫呢?燕决在哪!”皇帝额角青筋暴跳,对着冲进门的羽林卫道,“拿着这份名单,只要是还在宫里的,一律拖出来斩了!告诉楚识夏,不必留白焕性命,若擒逆贼,格杀勿论!”
——
城外,京畿卫大营。
“林鹤败了?”
白焕按着椅子起身,身体微微前倾,怒不可遏。摄政王叹了口气,只是喝茶,并不说话。传令兵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林鹤的头颅被挂在城头,而内城城门自被楚识夏偷袭夺回之后,便以铜汁浇铸城门机枢,将其封死,难以撼动分毫。陈伯言下落不明,不知道是在楚识夏手上,还是死于乱军之中。
“我的人也没有回来,想必是死在公子舟手上了。”
嘶哑的男声响起,像是两把生锈的刀相互摩擦。白焕转头看向摄政王身边影子般的男人,反而冷静下来。那男人戴着顶黑色的斗笠,下半张脸戴着面甲,之露出一双狐狸般的细长双眼。
“林鹤败了不要紧,没有他,京畿卫里有的是可以领兵的人。楚识夏再用兵如神,昨夜一战也只是侥幸罢了。”摄政王抿了一口茶,说,“难的是攻城,昨夜城墙已然结冰,连云梯都不好使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