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祖德这话说得有道理!如果对怎么行用都模模糊糊,那铸新钱,必定未见其利,先见其弊!此事暂时先搁置一边吧!”
好长时间插不上话的张士逊终于找到了突破口,高声做了结论。
徐平看了看张士逊,沉声道:“刚才王枢相是问我怎么定铜钱与铁钱比价,我自然就回答定价的办法。至于新铁钱与现行铜钱比价如何定,也不外乎这两个办法杂用。既然上了新铁钱到御殿,盐铁司也自然定了比价。”
这个时候徐平也不管原先寇瑊和李纮两人对自己的定价不满意了,如果真地应了孙祖德所说,自己上新铁钱却没想过怎么发行,是免就给人留下一个年少轻浮的印象
。
在上位静静观看的赵祯这时候插话:“徐平,那你说比价定在多少合适?”
徐平拱手行礼道:“回陛下,微臣测算,当是定在五铁钱兑一铜钱比较合理。”
赵祯轻轻颔首:“哦,有何道理?”
徐平从怀里掏出一本奏章来道:“此事详说起来极为复杂,又有一些应当拿来推算的数据搜集不齐,不得已用其他的方法估算。微臣这里有一本手札,详记了定这一比率的理由,请陛下和执政大臣参阅。如有不妥当之处,指出后我再细细更正。”
“拿来我看。”
小黄门得了吩咐,下阶取了徐平手上的札子,放到赵祯面前的御案前。
赵祯打开札子,粗粗地看了一遍,点了点头。
整个大宋,这样的手札只有徐平一个人写得出来,用语平易浅显,中间有大量的数据参照,每一个结论都有详细的推导过程,绝不引用先贤的话故作玄虚。
自当年石全彬到南海买珍珠,赵祯见过了带回来的蔗糖务的大量资料,就对这种风格极为熟悉。只要脑子正常,用心看过一遍,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清晰无比。不至于看一道奏章看得云里雾里,反复思索才能明白意思,结论更是难下。
看罢手札,赵祯合起来交给身边的小黄门道:“着人誊录三份,一给政事堂,一给枢密院,一给学士院,原本留在宫里。”
小黄门领旨,拿着手札放到阶下的案几上,急急出了殿门。
手札关乎着朝廷政事,要誊录也得在殿里面,小黄门如果拿着出殿找人抄录,就有了作弊的嫌疑,形同密奏,难免引起在座执政大臣的怀疑。徐平本身因为与李用和家里的关系,就被朝中大臣怀疑结交外戚。不过他们两家结交是在李用和被认亲之前,而且李用和本人也低调,才没人公开提出来。但与皇上相对,一些细节还是要注意,免得给人把柄。
不一刻,小黄门领了一个地位高一些的内侍进来,想必是在宫里从事文字工作的,向赵祯行了礼,便坐在案几旁专心抄录徐平的手札。
赵祯道:“众卿可以饮茶暂歇,等徐平手札抄录妥当,各自带回衙门商讨,等到以后择日再议新铁钱的事。钱法事关朝廷大计,不可马虎了。”
众人一起恭声领旨。
张士逊却有些不忿,本来想用话把徐平挤兑回去算了,没想到又引出这么一出,看起来更加麻烦了。而且看赵祯的样子,对这手札的内容还颇为赞赏,不然不会这么急着在殿里就抄录,完全可以依程序等银台司发下来就是。
徐平年少新贵,遽登高位,自己又没有什么人脉,跟朝廷里的大臣交往都不多,这些老臣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先前小心谨慎也还罢了,最近又是要铸新钱,又是卷进改革茶法里,议论事情处处与老臣不合,越来越惹人讨厌。
现在朝中大臣里面,愿意跟徐平站在一起的只有自己的顶头上司寇瑊,偏偏他又是丁谓余党丧家狗,其他人是怎么看现在的三司怎么不顺眼。
喜欢一世富贵请大家收藏:(www.akshuwu.com)一世富贵爱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