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相寺的一处小院内,徐平看着面前形形色色的人等,对边上侍立的公吏道:“天气燥热,众人站得辛苦,去赐座赐茶。”
一个短小身材,颔下一缕花白胡须的老者上前,拱手道:“相公是何等样人?我们这些瓦子里卖艺的,从事的是贱业,相公面前岂有坐的道理!赐一盅茶,解了口渴便感激不尽。”
时代的特点,身份相差悬殊的人确实不能坐到一起,徐平强要他们坐,只怕还会让他们心中不安。便不再强求,只是让公吏赐了茶去,任由这些人站在那里。
喝了茶,徐平朗声道:“最近三司新政,天下赢利的营生,多开办了公司,你们知晓吗?”
还是先前的老者出来答道:“回相公,我们这些人说的就是市井新闻,这等大事如何不知?诸般新政,如公司银行等等,小的们都是熟得不能再熟。”
徐平点头:“如此最好。对了,你如何称呼?都是你出来答话,是个什么道理?”
老者拱手:“回相公,小的姓彭,人人都称我彭老郎。因在瓦子里久了,众人推爱。”
老郎是他们这些行业里面年纪大技艺高的人,是个专业的称呼,类似于其他行业的行头,不仅仅是众人推爱而已。这些行业,因为人员复杂,流动性又大,又是官府不怎么管的灰色地带,这些老郎、行头的话语权很重。今天官方召这些人来还不知是福是祸,在明白底细之前,都是领头的人出来答话,以防言多必失。
听彭老郎说对新政熟悉,徐平暗暗点头。这些人要娱乐平民百姓,自然要对社会上的新生事物格外关心,就是彭老郎口里说的市井新闻。京城里百姓的八卦心极重,借此后世报纸的前身小报才得以出现,而新闻这词也被广泛使用,小报便是登新闻为主。此时新闻的词义已经与后世相差不大,不过是集中在社会方面,还不算是专有名词。
示意彭老郎退下,徐平又高声问道:“桑家瓦子的杜秀才是哪个?来了没有?”
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人从后边挤出来,躬身行礼:“小的姓杜,日常在桑家瓦子说话营生,混些钱米聊以糊口。因为年轻时读过两卷诗书,人称杜秀才。见过相公。”
徐平见这人一身书卷气,问他:“你是哪里人氏?看起来是个读书的,应过举没有?”
杜秀才道:“小的原是京东路人,州县不提也罢,现如今操此贱业,说起姓名辱没祖宗。”
听了这样的回答,徐平基本确定这是个从小读书的,曾经发解京城里科举落第,从此回不了乡也说不定。这个年代科举的举子还没有后世那么多的优待,除了川峡数路等有特殊政策,可以领驿券在进京路上住驿站之外,大多数的举人都是自费进京赶考,家里实在穷的还是举贷来的。一旦落第,以前的投资便化为乌有,很多人便从此流落在京城。
举人的资格每次开科的时候必须回到本州重新考,这此流落京城的落第举人实际从此跟进士无缘,为了养家糊口,做什么的都有。京城里的娱乐行业,特别说话曲艺之类,混杂了不少回不了乡的落第举子。有这了些人的参与,提高了京城娱乐行业的水平。勾栏瓦子里,以进士、举人、秀才做名字的艺人数不胜数,不过有真有假而已。
徐平不再详问杜秀才的身世,对他道:“你曾进宫御前说话没有?”
杜秀才躬身道:“小的进过宫几回,得了不少赏赐。”
徐平点头,对他道:“如此,你跟别人不同,且站到前边来。”
见杜秀才受到礼遇,人群后面便有人嚷嚷起来,说自己也曾进宫表演。有的还把时间清楚得说出来,什么人请的,得了多少赏赐,说得有鼻子有眼。徐平只作没有听到,给杜秀才礼遇,是因为赵祯特别提起来,不能不给皇帝面子,其他人没这个必要。既然是要办公司,那自然是要按公司的规矩来,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自有公司章程。
等到人群平静下来,徐平便命彭老郎和杜秀才两人,分别去统计今天来的人所从事的行业,擅长的内容。分别造册,让身边的李觏记下来。
虽然是娱乐公司,但徐平想的还是争夺意识形态阵地,所以内容审查依然归到了国子监李觏那里。再者这些市井娱乐,属于风闻的范畴,也请了谏院的韩琦来。谏院的风闻奏事不是没有根据地捕风捉影,风是诗经里面《国风》意思的那个风,指的是消息来自于民间,也是要有根据的。这样的奏事谏院要受到御史台的监督,不能没有根据乱编。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徐平还找了一个帮手,天圣八年的进士,新近又中了贤良方正制科,刚入馆阁的田况。田况写故事的文采不错,本人又不排斥这件事情,正是徐平中意的人选。虽然是民间娱乐,但不能全靠民间人员,让馆阁人员参与是必要的。后续徐平还会吸引馆阁人员参与话本和杂剧脚本的创作,给丰厚的润笔即可,官员也爱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