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其实都是一些细节的地方了,并不是每一架云梯上的黄巾士兵,都会被头上的重物砸中。
那么多黄巾士兵冲上去,总会有一些机警的,身手敏捷的黄巾士兵可以闪开那些重物的砸击,飞快的接近城头。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城头上煮沸的那些金汁就能派得上用场了,对付那些身手敏捷,快速攀登,快杀到城头上的黄巾士兵,那些金汁就是最佳的守城利器。只需要从上往下泼下,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让他们没法闪躲。
所以,这城头上每一个墙跺都要派一个观察手是很有必要的。
但还是那句话,城头上所有的一切守城物资,在战斗打响之后,都会很快就消耗掉。
可以想象,十多米高的城墙,那些黄巾军士兵沿着云梯攀爬上来,用时也就不过是十多个呼吸的事。
也就是说,在这十多个呼吸的时间内,城头上必须得砸下一个重物,甚至是两三个,这可以是滚石或檑木,也可以是别的东西。
反正,要确保将云梯上的敌兵给打下去。
作算打了下去,那么又会有敌兵继续沿云梯重上来。
如此连续不停,这个时候,城头上的守城物资的消耗,很快就会消耗完,哪怕会有人不停的搬来守城物资,但是搬来的守城物资是来不及补充所消耗的。
这个时候,守城的士兵,如果让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檑木都能够发挥出作用的话,那么就能够减少守城物资的消耗。
黄巾军出动数千人围住杨氏县来攻击,这第一波的攻击,很快就被打了下去。
杨氏县的守城军民,没有让他们有机会攀爬上来,没让他们杀上城头。
毕竟这只是第一波,杨氏县城头上的准备如此充分。
每一面城墙,一千黄巾军进攻,在他们拼死攻击之下,无功而返,伤亡超过了一半。直接打得他们彻底丧失了继续攻城的勇气。
城墙之下,已经一片杂乱,城头上扔下去的大石檑木,横七竖八的堆在城下,同样横七竖八的倒在血泊中的黄巾士兵。
死了这么多人,极为惨烈,血腥散开,让人作呕。
伤亡过半,还饶幸活着的黄巾士兵,哭爹叫娘,黄巾军方面,总算让余下来的人马退了回去。
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止攻击,马上再调来了下一批人马,战鼓再起,向杨氏县的城墙发起攻击。
这些黄巾军,其实就是炮灰。
是特意让他们猛攻,消耗守城的物资。
这古时代的攻城战就是如此,没有什么的道理可言,用人的命去消耗守城的物资,待到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加大兵力发起总攻。
守城方利用黄巾军换人进攻的这个时机,才能腾得出手来将那些搭在城头上的云梯等攻城器械推倒。但是这个时候想要破坏得是有些困难的,虽然推倒了,如果还没有折断的,下一波攻城军只需要将那些云梯等再立起来搭在城头上就可以继续攻击。
黄巾军一共发起了三波人马攻击,累计出动了一万多人马。
从下午时分开始,一直攻杀到了傍晚。
这样,城头上的守城物资,的确也消耗得七七八八了,不是说城头,而是说整个杨氏县的守城物资,都消耗得差不多。
在黄巾军的第三波攻城战当中,已经有多处地方被黄巾军的人杀上城头,但被打了下去。
再继续攻击的话,那就是真正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想要守住杨氏县的城墙,不再那么的轻松。
张牛角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等到过夜,他毅然的下令,加大兵力,连夜攻城。
黄巾军长途行军,的确疲劳,可是张牛角没让黄巾军安营扎寨,这就是表明态度,不攻下杨氏县誓不罢休。
杨氏县危矣。
守城最怕的就是敌方不计牺牲,连续不断的攻城,加上敌兵实在是太多,就算伤亡惨重,但依然还能保持攻城的强度,甚至还能加强攻城的强度。
并且,这还是四周围攻,根本就没给守城方一点喘息之机。也没给守城方调动人马的机会。万一攻方突然集中更强大的兵力来攻击其一面城墙,那么也没法调动人马支援。
柳林村有探子藏在城外大河泽的芦苇当中观察着杨氏县的情况,自有人将杨氏县守城情况向刘显作了报告。
刘显听了报告后,心里就感到有些不妙。主要是没有想到这黑山黄巾军会对杨氏县连续不断的围攻,看上去,这黑山黄巾军攻下杨氏县的决心很强,完全不顾虑自身军马的伤亡。
这是刘显没有预料到的,主要还是刘显没有想到这些黑山黄巾军的首领根本不珍惜自己手下的人马,简直就是不将那些黄巾士兵当作是人命。
攻城战,明知道要死很多人,可他们一点都不在乎。这真的很违背常理。
换了谁,面对守城准备充分的城池,都不会轻易的驱赶自己的人马去送死,没有必要,不会拿自己的士兵当炮灰去消耗守城方的攻城物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