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永顺、龙山、花垣、保靖、芦溪、凤凰、古丈七个县,南北长约二百四十公里,东西宽约一百七十公里,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的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乃是湖南的西北门户,即湘西了。。
本来徐灏打算第二天去会一会李知府,可一想会打草惊蛇,于是嘱咐了吴景几句,飘飘然只身远去。
徐灏对湘西充满了兴趣,相传古代荆楚大地上的几个小诸侯国,被中原形容为南蛮,由云梦洞庭湖等地被楚国逼迫的退守湘西一隅。因这里有五溪,又被称为“五溪蛮”,应该和土家族有很大的渊源,或许就是他们的祖先。
战国时被放逐的楚国诗人屈原,曾架舟溯流而上,诗赋中提到的山精洞灵,篇章中常常借喻的臭草香花,“楚辞”中的酬神宗教仪式,很可能与凤凰县苗巫主持的酬神仪式有关联。
马愉的祖先汉伏波将军马援征蛮,困死于湘西沅水中部的壶头山,至今永顺等县城还遗留着伏波宫,香火不错。而湘西的土司制度早在五代之前就存在了,官员马希范与彭姓夷长立约的大铜柱,至今还矗立于永顺县的青鱼潭。
湘西拥有丰富的桐油、茶叶、木材、竹、粽等自然资源,地下的各种矿藏也很丰富,徐灏隐约知道这里的藏金量极为可观,但是他一直没有说出来,因为湘西就是“桃花源记”里面的那个世外桃源。
此时的湘西更加的原汁原味,完好保存着众多文化古迹,但如果要在发展破坏和保持风貌之间选择,徐灏肯定会选择发展,太多的后世人对破坏环境等行为大加谴责,却忘了他们生长于城市里。享受着发展带来的优越生活,自以为是的要蓝天白云,要大自然,有种搬到西部山区去护卫你推崇的大自然?退回二十年的生活好嘛?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湘西多山道路不畅,即使她位于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地势所必争,千年以来各方面皆显得落后,被普遍认为“地瘠民贫”,汉人的稀少,使得数百年来。最大宗的桐油、木材、牛皮、生漆、白蜡、木油、水银生意,几乎都垄断在江西和汉口等地的商贾手中,土家人和苗人很少出远门,封闭而保守。
湘西人有山民的强悍本性,土司兵可是明朝战斗力最彪悍的,但也产生了极顽固的拒他性,即使有山民走出大山,也几乎各自为战,混合了自负自弃的矛盾性格。
各县豪强喜欢抗拒中央命令。当土霸王,这一次的派捐看似偶然,历史上却一直持续到了近代而不绝,绑票赌博。争夺地盘,土匪猖獗,所以近代的湘西被称为苗蛮匪区,湘西人被称为苗蛮土匪。这是对全体湘西人的羞辱,另一个即是自古出响马的关东了。
明朝对湘西的理解,一这里是苗人聚居的地方。苗人妇人多会放蛊,男人特别喜欢杀人,俗称的穷乡僻壤也。
二是道路危险,这一段旅程不亚于探险,单身旅客能活着出去,都会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三是道路险有险的好处,不单景色绝佳,途经武陵的时候,或许会遇到避秦的遗民,百姓十分好客,遇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家家户户杀鸡煮酒,殷勤款待。如果碰到死尸在山路上行走,不必惊慌,那是湘西特有的“赶尸”。
因为不了解,湘西似乎永远给外人一种幻觉与错觉,这里是一个特殊区域,充满了原始神秘的恐怖,野蛮愚昧与淳朴优美交织在一起,而时常来此的人则知道,湘西没什么特殊的,特殊的是她的原始地貌,以及独特的民族和习俗。
看似湘西自古不归属于各王朝统治,可她的地理位置又注定了不能放弃,从春秋战国的大楚,到强大的秦汉,湘西实际上自古就被牢牢控制在中原王朝的手里。
秘密很少被人发觉,那就是真正控制这个咽喉的并非是苗人土司,而是支配沅水流域的数万船户。
徐灏站在河岸,眺望着大河,水面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船只,却很难找到一艘渔船。此乃连接各方的交通命脉,湖南官府或许敢到处抽税,却绝不敢碰触水道,不仅仅是畏惧船户的强大势力,朝廷也绝对不允许。
“洋洋万斛船,影若扬白虹”杜甫诗上描绘的景象,与眼前的景象一模一样。
最惹人注目的是三桅大方头船,这是打长江越湖而来的,是由官府千年来把持的“盐船”,大多数用乌油漆过,通体漆黑,必须有大风才能行动,到此为止,不会继续往上游行驶,这就给船户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工作。
还有两桅或单桅,船身非常秀气,头尾突然收敛,全身也是黑的船只叫做“乌江子”,特点是不惧怕风浪,是洞庭湖行驶最快速的一种船只,用来运载粮食。
乌江子的特点是桅杆高,风帆大,深舱,锐头,舱蓬比船身小,船舷外有护舱板,造型很漂亮干净,行船时依靠风,顺流逆流都使帆,船上的水手不多,不常用桨,也很少往上游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