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五年过去,一转眼到了庆历十一年,
这五年发生了不少事情。
王介甫登科状元,外放扬州为官,政绩斐然……
苏明允到吴地担任知县,苏子瞻与苏子由兄弟二人随着老夫,增长了不少见识,见识到不少江南的风物。
同平章事王孝先病故,由韩稚圭继任。
范希文接任参知政事,欧阳文忠……
朝廷的面貌焕然一新。
以王孝先和吕坦夫为首的老臣接连落幕,六部和三司也大多换成了少壮派臣子。
他们不断谏言,并且完善有关“新政”实施的策论,还包括对吏治,对财税的弥补。
同时,水师的出海也是逐渐加大了势头。
当初开拓“夏洲”和攻占“对马岛”的柳三变,到现在也成了一个年过天命的老叟。
最早参与开海的水师士卒,基本也到了离开行伍的年纪。
他们要么被派到东南沿海的水师军中参与训练士卒,要么就搬迁到“星洲”和“夏洲”,成为大宋的第一批离开本土的百姓。
随着朝廷水师的规模日益扩大,对国朝的财政同样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当务之急,是尽快盘活海贸的利益枢纽,以弥补朝廷的开支。
……
一桩桩新政的法令下达。
民间,军中,朝中……新政的范围几乎贯穿了大宋的方方面面。
一时间,朝廷的吏治得到整顿,局面为之焕然一新。
西北军中。
种平年老披甲,体若廉颇,切实演绎了一番何谓老当益壮。
他的诸子守在近处,同样在军中任职。
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种平靠着朝廷的支撑与军功的设立,总算是在西北打响了“种家军”的名号。
作为副手的范伯纯,同样凭借督办西北军务,以及对党项的卓越战果,得到一个“范大老子”的美称。
二人分别立于军前,面前是成排的种家士卒。
种明逸在众人身前来回穿行,打量着威武而森严的阵仗,他的心中顿时生出几分豪情。
种明逸取出军令,对着一众士卒宣读。
这是朝廷集结兵马围剿党项的命令。
作为喀喇汗和伽色尼扶持的党项,阻遏了丝绸之路的正常运行。
大宋如今国力稍有恢复,准备在辽国介入前,先将这一支党项的残部彻底扫灭。
与二十年前不同,这一次大宋的准备更加充足。
他们先是在燕云各州集结兵马,吸引辽国上京兵马的主力。
同时,宋廷支援女真兵家,要他们从东京路起兵,与宋国形成对辽的夹击。
这一仗却不是灭国,而是打算趁着辽国内部,辽国天子与太后发生争执的时候拖住辽国的步伐,迫使辽国抽调西京路的兵马,为西北的宋军创造机会。
……
定州城下。
宋军一路向北,沿途不断收拢党项各部,
党项营中。
在李嵬理与李德昭接连死后,原本如日中天的李家同样迎来了没落的时候。
如今的党项首领名为李成嵬,乃是李德昭的幼子。
他背负着家仇国恨,立誓与宋军不共戴天。
此刻,李成嵬握着一杆朴刀,聚集本部族的精锐兵马,正打算与宋军一较高下。
他心里清楚。
随着宋国的日益强盛,党项在喀喇汗,伽色尼,萨曼三国眼中的价值越来越低。
到今天,他们甚至失去了成为棋子的资格!
如果再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党项数代首领谋划的霸业,将彻底断绝!
一念至此,李成嵬的眼神蓦然变得坚定。
他看向左右,正色道:“诸君随本——”
这话尚未说完,营帐之外的大地忽然剧烈震动,伴随着冲天的兵马喊杀声。
李成嵬大为吃惊。
他连忙跑出营帐,然而眼前的一幕直接让他当场愣住。
只见一群穿着五色甲胄的骑兵奔驰而来,宛如潮水一样迅速冲垮外围党项军的防守。
李成嵬脸色大变,怒吼道:“迎战,跟这群宋狗拼了!”
他知道自己没有退后的余地。
党项的基业经过这二十多年的战败,已经损失殆尽,如果再退,那就只剩中盘清理了。
李成嵬自知没有父兄的才华,今日却是想放手一搏,看看能否杀出一条血路来。
他的左右站着一对身材高大的兄弟。
居左的是野利旺荣,居右的野利遇乞。
这兄弟二人本是李嵬理的妻兄,当李嵬理不行死后,转而协助李成嵬迅速稳定族中局面,可以算是肱股之臣。
此刻,野利旺荣望着奔袭而来的宋军,他整个人连同坐下战马都在颤抖。
“大王,你说今日可会有结果?”野利旺荣唏嘘一声。
李成嵬并未言语,不过他的手在颤抖,显然内心远不像面上表现的平静。
野利遇乞一向是个人狠话不多的。
他冷哼一声,拍马上前,毅然与宋军砍杀在一起。
他们生来是要匡扶党项霸业的,如今既然前路无望,那么多杀几个宋卒也是好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