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这一天,蓝家办新房宴。
新房宴在村里可是大事,早起要拜祭祖先,求得祖先庇佑后人福泽安康,年年吉利。
这事就需要蓝家老头子蓝智贤带着她爹蓝书勤做了,其余人在一边看着就行。
三房办新房宴,大房和二房按说是要早点过来帮忙的,但他们一家深知两房深入骨髓的恶劣习性,也就根本没指望。
这不,村里的人一茬来了又一茬,大房二房的人都还没见着影儿。
村里民风还是非常纯朴的,有的人来了之后不用说话自己就找着活干了,实在没活干的,就坐在支好的桌子板凳上吃点心嗑瓜子。
村里的宴席一般都是定在晌午,早起赶宴的人可以到蓝家吃早餐。
早餐不比正餐,通常情况下都是一桌子五菜一汤,馒头管够。
之前上官景奕得知蓝家要办宴席,本来是想花大价钱请村民吃一顿好的,可蓝家人想着一直吃王爷的,喝王爷的,心里过意不去。
这不,知道了蓝如卿养的蚕挣了钱,便要求蓝如卿先将钱匀出来一点。
虽说蓝如卿负责管理蚕房这一块区域,可蚕吃的桑叶都是蓝书勤自己辛苦采摘来的。
家里人知道蓝如卿有生意头脑,也没说把挣来的银钱上交,依旧让蓝如卿负责保管。
遇到正事,蓝如卿也不能捂着钱不出,便心痛地把还没捂热的银子拿出来。
如今有了蚕丝生意,赚的第一桶金就有这么多银子,以后的生意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之前盖新房的时候,本来想着管村民们的一日三餐的,可是当初考虑到没人做饭,家里老人没人照顾,便省去了,只把工钱开的高高的。
如今蓝家新房盖好了,又有钱了,那宴席自然不能含糊,所以早餐就比一般的流水席多两个菜,还包了饺子,只管让村里人敞开肚皮管够了吃。
现在蓝家不知不觉就在村里头过的风生水起的,而且在村子里也算有“地位”的“名门望族”了。
首先,因为蓝家,小河村的赋税比往年减少了一成,一成虽不多,可足以让村里人轻松些了。
再者,在蓝家没盖新房之前,村里人都忙着早起贪黑地找活干,汉子们忙着下地,空闲的时候还要上山砍柴拉到城里去卖,或者去找大户人家做帮工才有钱赚。
但在蓝家提出盖房之后,村里的男人们就有了正经营生,也不用外出赶工了,干完活拿着工钱回到家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子美滋滋的。
虽说蓝家新房盖好了,村里的男人没活干了,但如今村子里又自发形成了两个圈子,找到了一种新的致富途径。
半斤叔家做鸭绒被,鹅绒被,轻便又舒适,关键是外面的人没发现这一商机,这些绒毛几乎都是不要钱就可以回收回来的。
只要把绒毛消毒,扯上几匹布缝上,卖出去肯定能赚很多的钱。
还有仙娘子家用羊毛搓成羊毛线织各种小玩意儿的,一根长长的毛线就能织出一朵花,还能织出包包衣服帽子来,这个不用说,天气凉了去街上卖,肯定有人需要。
半斤叔家的营生适合男人来干,仙娘子家的活又适合女人干,而这两样营生听村里人说也是蓝家鼓捣出来的。
如今小河村不愁吃不愁穿,不用出门就能挣钱,哪个不念着蓝家的好?
所以蓝家在小河村的地位除了里正族长们,也是无人可比的了。关键一家人人品都不错,性子温和,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有了几个钱就看不起别人。
这不,借着宴席,小河村的人一个个都跟蓝家走动起来了。
上官景奕身为王爷,这一天也不好随意出去,并不是他嫌弃外面喧嚣,而是怕破坏了那些村民吃饭的兴致。
将近晌午,大房和二房一家子才姗姗来迟,来了他们家,竟然当主子一样指挥着村民们给他们干这干那。
大房一家还好些,除了蓝家两小子闹腾,二房一家子完全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好像如今在小河村有面子的人不是蓝家三房,而是二房。
村里人可是不喜欢这一大家子,听说蓝家老两口躺在屋里不能动,大房的在吃食方面苛刻老人,二房的就不用说了,不止一次没去看往过,还把女儿推到三房帮他们养。
其实谁心里不知道啊,那准是存了想让自己女儿飞上枝头当凤凰的心思,还好三房深明大义,将他们家女儿赶了出来,让老两口搬进新房。
呸,他们不屑跟这样的人为伍,村里人一个个忙着自己的,假装看不见他们,也不与他们打招呼。
二房一家那个气啊,不过听说王爷还在蓝家,也不好闹出点事让人家看笑话。
话说这三房的新家他们还没好好看过哩,如今借着这次机会不如就去看看,听说三房的那个蚕丝卖的不错,家里肯定有不少值钱的东西,趁着这次机会带几样回家也好。
蓝家人都忙着在前院招呼客人,谁也没理会二房他们,结果不知怎的就进了元青的房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