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
AI人工智能其实并不复杂,他的核心是算法模型。
而算法一定确定后,AI人工智能想要变得厉害,就需要大量的图片或者其他有规律的信息大量提供给AI学习(找规律),最终AI智能找到规律后才会变得很强。
目前为止,AI智能最成功,最知名的方向是什么?
是围棋、象棋等有固定规则的棋类运动。
同样的,AI智能想要分辨一张图片上有没有出现火情,那首先就是算法模型的确立,然后进行大量的图片进行学习找规律。
找到主要特征后才能大大提高识别的成功率,而这个工作绝不是短时间能轻易完成的。
想到这里,胡来眉头微微皱起,不过片刻后,他脑海里已经有办法。
“AI模型算法不是问题,目前我们的算力网络已经非常强大,利用算力网络的强大算力短时间完善一个AI火情识别的算法并不算难事。”
说完这句,胡来大手一挥:
“这个事不是问题,你不用担心。”
周大民摸了摸额头上的细汗,动用集团的算力网络快速搞出“AI算法模型”……
这阵仗也太浩大了吧……
不过。
片刻的咋舌后,周大民又回到了主题。
“老板,虽然‘AI智能识别’这个问题能解决,但是最重要的是目前仅凭我们‘观景系列’3颗卫星要想‘长时间高密度’的对单一地点进行持续拍摄,实在不可能!”
“我们三颗‘观景系列’卫星是属于近地轨道卫星,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在地球不停自转的同时,它们也会围绕着地球转。”
“根据莪们最初的性能设计,‘观景卫星’想要重复拍摄地球上同一个区域的图像,单颗卫星是需要飞行大约70个小时后才能到达同一个区域的上空,这个在卫星领域叫做重访周期。”
胡来面无表情,他当然知道卫星的重访周期概念。
实际上,当初在“观景一号”发射后,考虑后续发射多少颗“观景系列”卫星时他就深入了解过这个问题。
当初“观景卫星”只计划发射三颗,一是经济效应的原因。
二是因为一颗“观景卫星”重访周期为70小时左右,那三颗联网后,“观景系列”卫星重访周期就缩短为23小时。
23小时的重访周期对于商业用途来讲就够用了。
当然。
如果发射10颗“观景系列”卫星,那重访周期就只有7小时。
也就意味着“观景系列”卫星每隔7小时就能对地球任何一个地方进行一次重复拍摄。
“所以说,在实效性来讲,我们现在3颗‘观景系列’卫星,大约23小时才能扫描拍摄一次指定区域,意义并不大。”
在场所有人都是卫星行业的专家,周大民话语说完,众人纷纷点头。
实际上在刚才胡来提出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
对啊。
现实问题就是只有三颗卫星,单星再怎么强悍,覆盖间隔时间还是跟不上没用。
不料胡来早就想到这个问题,在他眼里,这个问题甚至比刚才“AI智能识别算法模型”的问题还要好解决。
“这个很简单。”
“卫星数量不够,那就马上继续发射卫星!”
“三颗不够,十颗,二十颗够吗?”
卧槽!
众人顿时目瞪口呆,人都麻了。
好家伙,真是发射卫星如砍瓜切菜啊。
十颗?
再发十颗那可要多少钱啊?
为了一个山里的火情真的有这个必要耗费巨资吗?
说实话,没人比他们更了解“观景卫星”的造价和成本了,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商业卫星公司的正常运营了。
先不说为了实现“卫星预警火情”这个功能需要发射多少卫星,需要花费多少资金。
最麻烦的是,等接下来这段日子过去,山里的火情没了,后续这些卫星怎么办?
要知道。
卫星可不是发上去就不管了,后续维持卫星正常运营可是需要地面团队进行保障,是需要地方服务站随时监控的,这可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说的不夸张点,就目前卫星部门,甚至是整个凤凰集团,这三颗“观景卫星”就足够了覆盖大量的业务了,后续要发射的卫星完全就是拖后腿浪费钱!
而就在众人震惊胡来的大手笔之时,没想到胡总的计划并没有完。
“大民,你在研究所呆了一段时间,也知道我们研究所之前接纳了一个二毛来的固定翼飞行器专家,并且专门搞了一个固定翼飞行器实验室。”
“据我所知,这些年实验室每年都有一千多万的实验经费,搞出了不少固定翼无人机。”
“除了用卫星进行观测以外,我还打算让实验室的‘固定翼无人机’也参与这项工作,具体是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侦察还是利用无人机进行初期火情灭火,你接下来和实验室联络沟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