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沐编辑的第一条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昨日,我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消息,经专家组会诊,我省首位确诊感染的患者已痊愈出院。该患者为男士,曾由江承市自驾游途经我省,因出现发热到医院就诊,被收入医院隔离病房。之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科学判定为感染的确诊病例。经过积极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多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专家组确认符合解除隔离出院标准条件。
第二条,《我市首例感染患者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
来自红楼市融媒体中心的消息,我市首例感染的患者经过一周积极治疗,已无发热和明显咳嗽咳痰症状,身体各项指标正逐步恢复正常。据悉,该患者也是我市目前唯一的疫情确诊病例。
张沐又认真看了一遍,然后喊道:笛雅,你来一下。
“啥事儿?”
“帮我校对一下材料,我这眼睛有些看不准了。”
吕笛雅放下手机,细致地看了两遍,指出几处比如“痊愈”最好改为“治愈”等的词语表述,张沐都一一修改了。
“我看是没问题了,可以发了。”
“好,那我就发给黄文书记了。”张沐点击鼠标,这段文字就传给了黄文。然后,两人相视一笑,等待着对方的回信儿。
还没等黄文回复呢,王广海拿着手机走了进来,说:黄文书记他已经发到群里了,看来对你找的资料很认可啊。
“这手还挺快嘛。给我看看。”张沐看着王广海手机上自己收集的文字,脸上高兴得像开了花儿,就好比自己的文章被报刊登载了一样。
张沐正沉浸在作品发表的喜悦中时,黄文的信息来了:这两条信息非常好!谢谢!能不能再麻烦一下,考虑到有些村民对文字不太“感冒”,可否录一条语音发给我?拜托了。
“录语音?”张沐挠了挠脑袋,说,“我这声音也不行啊,一录出来难听死了,别再把村民给吓着。”
王广海笑着说:有说话声音好听的你不用啊。
张沐看着王广海,他连连挤咕眼睛,意思是让吕笛雅录音。
吕笛雅连忙摆手:我可不行,这事儿我干不了。
张淑琴也过来帮腔儿说:笛雅,我看你行,平时说话声音又柔又甜的,差不了。不像我这粗门大嗓……
王广海:你那还能提起来了?要是村里大喇叭坏了,你能代替一阵子!
“滚!”张淑琴又笑着对吕笛雅说,“你帮张沐,那也是帮全村人啊,是不是?都说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你就别谦虚啦。”
王广海:就是。谦虚过度,就是骄傲。
“那——那我试试吧。我要是读得不好,你们可别笑话我。”
张沐:只要你读出来就行。你又不是播音员,大家对你要求不高,不用专业。
吕笛雅见推脱不了,只好应承。她熟悉了两遍稿子,对张沐点点头。
张沐把手机调到录音机功能,吕笛雅开始念稿子。
张沐、张淑琴、王广海三人都屏住了呼吸,一动都不敢动。还好,一遍成功。
吕笛雅又回放听了一遍,还算满意,这才让张沐发给黄文。
黄文在那边听了一遍,连连点头,毫不犹豫地把这段录音发到了群里。然后,给张沐发了语音,内容是:要不是我见过你家嫂子、听过她说话,我还真以为你请了国家台的播音员呢。万分感谢!
吕笛雅听了黄文的夸奖,竟然不好意思了。
张沐高兴地说:这回可好喽,咱俩配合着,以后再发东西就方便了。
又是冯元首先在群里点赞。很多村民看了文字、听了语音都很受鼓舞,对战胜疫情充满了希望,浑身充满了力量。
…………
测温枪来得真是及时,包百岁能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帮着各家进行室内外消毒了。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刘三富家。包百岁几句话介绍完毕,张大卫握着测温枪就准备给刘三富测量,没想到他一扒拉,差点把测温枪弄掉地上。
张大卫没料到这人会是这样的态度,但他没说什么,瞅了瞅包百岁。
包百岁:三富,怎么了?
刘三富没好气地说:我不量!我没事儿,能走能撂,好好的呢。
“这话说的,谁不是能走能撂的?能跑能蹽的也都得量体温。这是上面要求的,也是冯元书记特意安排的!”
包百岁“搬”出了冯元,目的就是要压一压刘三富的倔驴脾气。
“是啊。现在我们有了这种测温枪,只比划一下就量完了,比原来那种体温计快多了。”张大卫说完,又把测温枪抬了起来。
刘三富瞪了张大卫一眼,说:我烦这东西!大过年的,被人用枪指着脑袋不吉利,一年都会别扭。
张大卫笑了,说:那不量头部也行,咱们测量手腕吧。
“用枪指我就不行!指哪儿都不行,晦气!”
刘三富的媳妇李秀萍实在看不下去了,过来拉了他一下,刚要说话,却被训斥道:没你事儿!走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