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这种事小的可不知道,大唐皇帝那是何等人物,小的只知道大唐皇帝也是汉人出身,朝廷已经放出话了,等大唐皇帝带兵进入长安后,大汉和大唐两个帝国就会合并为一个国家,光命帝会退位让贤!”
“啧啧,本官这辈子也算值了,竟然还能亲眼看到一个皇帝给另一个皇帝退位,既然大唐皇帝也是汉人,即便大汉变成大唐,我们汉人的正统也不会丢掉。
只是本官不明白,我们陈县并没有在去往长安的大道上,大唐皇帝为何要途径本地呢?”
师爷也是一脸疑惑的摇了摇头。
没多久,一队队近卫军士兵将陈县通通包围,在城池外面迎接的队伍,如同鹌鹑一般被驱逐到道路两侧,陈友谅等人根本不敢反驳。
毕竟,大家都知道,这天已经变了。
近卫军清场后,大唐皇帝的仪仗队很快到来,一群英姿飒爽的女武士举着各色旗牌、华顶,也没有进入陈县城池扰民,而是从城池边上的大道走过。
陈友谅等一众官吏士绅,早已跪在肮脏的土地上,朝着远处骑乘在高头大马上,一身戎装的大唐皇帝高呼万岁。
李察跟周围人了解一番后,在几名骑士的簇拥下,驱马来到陈友谅一行人身前。
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的陈友谅,看到马蹄停在自己前面的土地上时,脸上不禁露出狂喜之色。
若是能被大唐皇帝点个赞,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陈友谅。”
李察直呼姓名,陈友谅浑身激动的抬起头来。
大唐皇帝不拘小节,行事作风更像是一个统帅而不是高坐朝堂的帝王,这个消息早就被汉地众人所熟知。
这份不拘泥于形式规则的举措,不光没有给大唐皇帝的个人形象减分,反倒让汉地百姓觉得这位开国皇帝十分接地气。
这才是真正从底层爬起来的皇帝,不像那些达官贵人,一个个规矩多的要死,恨不得天天踩在老百姓头上望天。
李察居高临下看着记忆中永远忘不掉的可憎面孔,微笑道:“陈友谅,你还记得我么?”
陈友谅一脸茫然,他身边的师爷下意识的跟着抬头看向李察,同样是一脸茫然。
李察看着这两位当初视自己如草芥的‘大人物’,完全不记得自己的模样,心中不禁感叹道:“果然,在当官的眼里,罪民连人都算不上,自然不会特意记下。
呵呵,刚穿越过来的我,连给一个小小县令乃至师爷留下印象的资本都没有,真是讽刺啊。”
想到这里,李察意兴阑珊,没有兴趣继续跟陈友谅一行人相认,更没有兴趣去让人找寻那个陈春。
李察驱马离开后,陈友谅和师爷面面相觑。
陈友谅皱着眉头努力回忆,仍然想不出在哪里见过大唐皇帝。
他听说过大唐皇帝出身汉地底层平民,所以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遇到对方的,但就是想不起来……
“你以前见过大唐皇帝么?”
“大人,小的如果见过这种大人物,怎敢忘记啊。”
陈友谅点了点头,感觉也对,他如果见过类似的大人物,也不会忘记,甚至是陈县中有名有姓的士绅,他都能做到过目不忘,人脉关系网络记得清清楚楚……
至于底层的贱民,那对陈大人的事业又没什么帮助,记住他们的样貌做什么?
“或许,大唐皇帝见到你我的时候,还没有发家吧。”
陈友谅也算是想清楚了。
对一个平民而言,记住县太爷的样貌并不是稀罕事,毕竟县太爷就是一个县城里的土皇帝,能决定平民生死的大人物。
毫不夸张的说,县令就是县城里平民的天。
朝廷皇上什么的距离老百姓太遥远了,老百姓没有具体概念,但县令却能给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陈友谅对于大唐皇帝见过自己能记住自己并不感到奇怪,甚至由衷的感到自豪,只恨自己记性不够好,若是刚刚能跟大唐皇帝搭上话,或许就不用窝在小小的陈县了。
就在陈友谅暗自懊恼的时候,突然有一队近卫军士兵跟着一名女武士来到陈友谅一行人面前,拉开一个明黄色的卷轴念道:“陈县县令陈友谅欺君罔上……”
听到第一句话,陈友谅就吓得双眼一翻,昏厥过去。
当官的都知道,欺君罔上这个词一旦出现,往往意味着彻底完犊子,起步就是脱掉一身官皮,全家被诛也不是不可能。
陈友谅的预估很准确,这道简易圣旨念完之后,在场的士绅集体哗然。
因为陈友谅和他的师爷,被大唐皇帝判了诛九族!
这是大汉帝国迄今为止,最严峻的刑罚,没有之一!
因为诛九族意味着族谱往上算九代人,往下算九代人,所有的旁系远亲,只要有一丝血脉的人,通通都要抄家杀头!
陈友谅可是陈县的大姓!
李察简简单单一道命令下来,陈县上下足足上千人的人头落地!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计划生育,而且大户人家基本上都纳妾,上下那么多代开枝散叶,人口破千并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