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冷酷、刚毅,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士大夫忠君思想,但并不意味着他会对皇帝完全盲从,毕竟领兵打仗在外,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战略,皇帝远隔千里,对战场情况根本不了解,遥控指挥能打什么仗?另一个时空,为此他屡次违拗旨意,多达三次被崇祯下狱。
不过现在,对朱由检,孙传庭不仅仅是当做皇帝效忠,还有着深深的敬重。
其他人不清楚,一直被委以重任的孙传庭心中却是清楚,自从朱由检登基以后,大明的局势才迅速好转。才从被建奴压着打接连战败丢城失地的情况下完全翻转过来。
驱逐建奴收复辽东,甚至占了河套内外,降服整个漠南蒙古,赫赫武功,放在以前谁能想到?
朱由检一手策划的禁卫军跨海远征建州、直捣黄龙的战略,更是让孙传庭叹为观止,而明军对建奴攻守之势的转换皆因此策。
所以对朱由检的战略能力,孙传庭还是信服的。
所以现在,接到朱由检命他带军南下的旨意,孙传庭心中虽有疑虑,却还是毫不迟疑的决定顺从。
但是,对现在的河南战局,孙传庭还是感到惋惜,明明再过数月,便能把李岩部红巾贼歼灭在南阳盆地,现在却要功亏一篑。而等到击败江西反贼,河南局势还不知道要糟糕到什么情形。
所以对孟义山的提议,孙传庭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毕竟要经过南阳府,顺道打击一下李岩部红巾贼,即便不能把其彻底击溃,能给南阳城解围也是好的,浪费不了多少时间。而真能把李岩部一战击溃的话,将会省很多事。
孙传庭留下了三千兵马,守在汝州。毕竟汝州位置太过重要,只要守住汝州,便能斩断南阳府洛阳府之间的联系,可以随时出兵出击。这样即便不能迅速击溃李岩部,也能极大的牵制其发展。
汝州刚刚收复,均田还在进行,均田的同时,各村镇也都成立农兵组织。汝州数县,虽然人口没有平原州县那么多,但组织两三万农兵却是没有问题。汝州多山,三千禁卫军,再加上各县农兵,还有来自北面洛阳城的支持,应该能够守住汝州,控制住豫西的局面。
兵贵神速,孙传庭没有耽搁,立刻带兵出发,不过此时他能带的只有两万两千军队。
除了留在汝州的三千人,还有五千人留在了许州、新郑、襄城等地。毕竟那里也刚刚完成了均田释奴,已经是“禁卫军”的地盘,若是不管不顾的话,红巾贼打过来的话又会丢失。丢一些地盘原本算不了什么,但孙传庭却恐会丢了民心。
红巾贼虽然看似军队众多,但也都是乌合之众,按照禁卫军的操典,农兵们只要训练数月,战斗力肯定能够超过贼军,守住地盘应该没有问题。
而孙传庭之所以要在临走前攻打一下红巾贼,也是出于给新占地盘减轻压力的原因。
因为鲁山县和鲁阳关还在反贼手中,而且山区难走,孙传庭选择了向东出山区,绕道襄城,经叶县进入南阳盆地,行军的路途虽然远了两百多里,但大部分路线都是平原,又是在自家地盘行军,速度比走鲁阳关还要快。
两万余大军,其中骑兵便有三千,由副将李鸿基统率,在前面为大军哨探开道。
有骑兵哨探在,又是在平原行军,根本不用惧怕埋伏,只用了六日时间,便进入了南阳。
哨探很快打探到,红巾贼主力正在进攻南阳城,闻听禁卫军的到来,红巾贼却并没有撤围离去,而是在南阳城外扎下大营,有和攻来的禁卫军在南阳城外决战的意思。
“看来真是赶上了啊,倒是省去了很多麻烦。”幕僚孟义山笑道。
孙传庭点点头,心中也松了口气,他最怕那李岩闻听自己率军攻来,会选择率军逃离南阳。若是红巾贼一心想逃的话,自己便是能追上对方,也必耗费很多时日,肯定会耽搁南京的战事,那样的话就只能选择放弃追击,而是直接南下了。
虽然想着迅速击溃红巾贼,但孙传庭并未急着进攻,而是在距离红巾贼十里的地方扎下大营,准备休整一日。毕竟连续行军数日,大军也很疲惫。
虽然军队行军疲惫,士兵们仍然有条不紊的扎营,李鸿基率领骑兵游弋在侧,防范着红巾贼可能的袭击。
“督师,南阳城派人来了。”刚刚扎下营地,便有士兵来报。
“让他进来。”孙传庭淡淡的道。
“下官南阳知府郝文彦见过孙督师,下官奉唐王之命,给大军送来了一些补给。”
“唐王费心了,有劳郝大人了。”
稍作寒暄后,郝文彦道:“孙督师,唐王想请督师您入南阳城一叙,商量一下对敌之策。”
孙传庭摇摇头:“请转告唐王,本督时间太紧,恐怕没时间进城见他。”
“这样不好吧,毕竟是唐王相召,督师您还是应该给唐王几分面子。”郝文彦劝道。
孙传庭摇摇头,知道郝文彦误会了自己。虽然孙传庭从心底里看不起这些藩王,认为朱由检就应该把这些藩王全部撤藩,这样每年节省的钱粮足以供养大军。但是藩王毕竟是藩王,太祖血脉,虽然已经没有了任何权力,但却是君,孙传庭也不会公然不给面子。他之所以不进南阳,是因为真的抽不出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