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的典籍伍宗直是寒门出身,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十五年才考中进士,可惜名次不好又没有后台,升迁困难,在翰林院做了五年的穷翰林,日子很是清苦。
今年他发现了一个商机,与书局合作卖邸报,总算是挣了一笔银子,在外城买了一个小院子,虽然地方不大,但好歹算是在京城里安家了,也能把父母妻儿接过来了。
现在家人已经在进京的路上了,这段时日过得春风得意,这天他正在翰林院悠闲地品着茶构思明日的邸报内容,却有一个公公前来传旨,皇后娘娘要见他,命他即刻进宫。
伍宗直双腿微微颤抖着跟在公公后面入了宫,他只是个芝麻小官儿,也没有才华名声,连一二品的大员都见不到,皇后娘娘怎么会突然要见他呢?
宣平在南书房的侧殿召见了伍宗直,伍宗直虽然紧张,但好歹也当了这么多年的京官了,礼仪还是没错的。
行完礼后,宣平没叫起,他就直直地跪在那儿,双眼下垂,不敢看皇后,怕犯了忌讳。
宣平见他三十来岁的年纪,面貌普通,双眼透着点儿精明但没有奸像儿,有些紧张却还能稳得住心神,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这份邸报是出自你的笔下?”宣平问道,平安将那邸报递到了伍宗直面前。
伍宗直接过来一看,正是自己执笔,书局刊印的邸报,当下心中更紧张了,难道皇后娘娘要治罪?
“回娘娘,这份邸报确实出自微臣笔下。”伍宗直尽量镇定地说道。
“你是怎么想到要出这样一份邸报的?”宣平问道,声音听不出喜怒。
伍宗直有些紧张地回话:“回娘娘,微臣家中贫寒,考中授官以来就在翰林院,娘娘想必也知道,翰林院是个清苦衙门,而微臣又才疏学浅,没有官运亨通的命。
微臣能在翰林院任职已然十分庆幸,可无奈微臣为官五年,仍然租住在小房子里,无力将父母妻儿接来京城,是以微臣总想找个赚钱之道。
有些出身平民的同年同乡总会来找微臣了解朝廷政令动向及考官的喜好,以图科举作文章时更能切合朝廷的政治方向,迎合考官喜好,得以金榜题名。
微臣也想起了自己从前科举时的迷茫彷徨,想来许多平民学子都有这个需要,微臣就想起了朝廷的邸报,所以就和书局合作办了这个买卖,倒是挣了些钱财。
微臣有挣钱之心,也有些帮助同病相连的平民学子之心,但微臣绝没有祸国之心,还望娘娘明察。”伍宗直说完,深深地叩下头去。
他倒是聪明,知道皇后娘娘想查他这么个小官儿那肯定是清楚明白,所以一点儿水份都没有的说了实话,他的初衷就是赚钱,而没有给自己塑造一个大义凛然的形象。
宣平对他诚实的态度十分满意,“你可愿将你这邸报事业发扬光大?”
伍宗直一惊,抬头看了一眼,又急忙低下头去,“微臣斗胆,不知娘娘是何意?”难道皇后娘娘看上了他这挣钱的买卖?他可是听说娘娘一直忙着挣钱呢,从前贴补军中,如今贴补国库,皇后娘娘也不容易。
宣平笑着说道:“朝廷的政令向来是发往官府的,百姓无渠道直接得知陛下和朝廷的政策,只能通过当地官府得知。
繁荣些的地方还好,消息畅通,当地官员不敢无法无天。但一些偏远地区,交通不畅,信息蔽塞,百姓只知官府就是朝廷,官府说什么就是什么。
比如今年陛下登基,全国上下免税一年,可本宫前日得到消息,巴蜀有许多州县仍然征收了夏税,百姓并不知陛下降恩一事。
再比如这京城大大小小的茶馆酒肆,每日消息流言甚多,大半都是百姓们道听途说随口猜测的,与事实相距甚远。有些事与其让百姓任意猜测甚至妖魔化,不如朝廷直接大大方方地告诉他们。
所以朝廷需要一个面向普通百姓的喉舌,你可愿负责此事?”
伍宗直听明白了宣平的意思,精神瞬间振奋,他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光明前途就在眼前啊!“微臣谢皇后娘娘提携,必不辜负娘娘期望,让朝廷的政令思想传达到我宣朝的每一个角落!”
“好,以后你就是通政司左参议,专门负责面向平民的邸报,明天你就可以上任了,本宫希望能早日见到这邸报发行。”皇帝说了通政司和伍宗直归她指挥,宣平也就毫不客气地做了主。
通政司左参议,正五品啊!他这是连升三级半啊,皇后娘娘就是他的伯乐啊!伍宗直感激涕零,“微臣必为陛下、为娘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后娘娘都发话了,皇帝陛下十分痛快的下了圣旨,当天下午就到了伍宗直手上。
宣平也派人去通政司打了招呼,如今的通政使还是林家的远亲,靠林家的势力才能坐稳这个闲职,宣平发话,他自然不敢怠慢。
在立朝之初,通政司最主要的职责是辅政,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权力不小,发邸报只是顺便。如今的通政司却成了个彻底的清闲衙门,无实权,只留了发邸报这一项职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